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观赏园艺(花卉和观赏树木)论文--多年生花卉类论文

上海地区引种宿根花卉观赏性评价及耐热、抗寒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外文摘要第5-9页
1 引言第9-14页
   ·国内外宿根花卉的研究、应用概况第9-10页
     ·国内宿根花卉的研究、应用概况第9-10页
     ·国外宿根花卉的研究、应用概况第10页
   ·宿根花卉应用存在的问题第10-11页
   ·宿根花卉的发展前景第11-12页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和意义第12-14页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2-13页
       ·上海地区引种宿根花卉观赏性的评价第12-13页
       ·六种观花、常绿宿根花卉耐热、抗寒鉴定研究第13页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3-14页
2 上海地区引种宿根花卉观赏性的评价第14-31页
   ·引种宿根花卉观赏性评价的目的和意义第14页
   ·引种宿根花卉生物学特性的观察、记录第14-16页
   ·引种宿根花卉AHP的评价第16-31页
     ·AHP评价系统的机理构成第16页
     ·层次结构的分析和建立第16-17页
       ·目标层第16页
       ·约束层第16-17页
       ·标准层第17页
       ·最低层第17页
     ·计算方法及过程第17-29页
       ·判断矩阵的构造及其一致性检验第17-19页
       ·层次总排序的计算第19-20页
       ·评分标准第20-21页
       ·计算结果第21-29页
     ·结论与讨论第29-31页
       ·结论:第29-30页
       ·讨论:第30-31页
3 六种观花、常绿宿根花卉耐热、抗寒鉴定研究第31-53页
   ·宿根植物耐热、抗寒鉴定研究的意义第31页
   ·国内外对宿根植物耐热、抗寒鉴定研究主要方法及指标第31-37页
     ·大田直接鉴定法第31-32页
     ·人工模拟气候室法第32页
     ·生长恢复法第32页
     ·间接鉴定法第32-36页
       ·细胞膜透性改变 电解质外渗量的测定第32-33页
       ·光合、呼吸作用及色素含量的测定第33-34页
       ·植物组织内含水量的测定第34页
       ·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第34-35页
       ·不饱和脂肪酸及脯氨酸含量的测定第35页
       ·细胞超微结构的观察第35-36页
       ·酶活性的鉴定第36页
     ·综合鉴定法第36-37页
   ·本研究六种宿根花卉介绍第37页
   ·六种宿根花卉耐热及抗寒鉴定研究第37-50页
     ·耐热性鉴定:第37-46页
       ·材料和方法:第37-38页
         ·植物材料:第37-38页
         ·实验方法:第38页
       ·有关指标的测定:第38-40页
         ·叶绿素含量测定第38页
         ·SOD活性的测定第38-39页
         ·POD活性的测定第39页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第39页
         ·电导率测定第39-40页
       ·结果与分析:第40-46页
         ·高温胁迫下叶片形态的变化第40页
         ·高温胁迫对不同材料体内叶绿素相对含量的影响第40-41页
         ·高温胁迫对不同材料体内SOD活性变化的影响第41-43页
         ·高温胁迫对不同材料体内POD活性变化的影响第43-44页
         ·高温胁迫对不同材料体内可溶性Pr含量的影响第44-45页
         ·高温胁迫对不同材料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第45-46页
     ·抗寒性鉴定:第46-50页
       ·材料和方法:第46页
         ·植物材料第46页
         ·实验方法第46页
       ·有关指标的测定:第46-47页
         ·SOD活性的测定第46页
         ·POD活性的测定第46页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第46页
         ·电导率测定第46-47页
       ·结果与分析:第47-50页
         ·低温胁迫下叶片形态的变化第47页
         ·低温胁迫对不同材料体内SOD活性变化的影响第47-48页
         ·低温胁迫对不同材料体内POD活性变化的影响第48-49页
         ·低温胁迫对不同材料体内可溶性Pr含量的影响第49页
         ·低温胁迫对不同材料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第49-50页
   ·讨论与结论:第50-53页
     ·讨论:第50-53页
       ·高温胁迫下植物体内叶绿素代谢第50-51页
       ·生物膜的稳定性与材料耐热及抗寒性的相关性第51页
       ·酶活性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材料耐热及抗寒性相关性第51-53页
     ·结论:第53页
4 本文结语:第53-54页
5 本论文实验材料图片第54-56页
6 主要参考文献第56-61页
7 个人简历第61-62页
8 发表论文目录第62-63页
9 导师简介第63-64页
10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转hTNF-α基因聚球藻7002的培养与光合作用
下一篇:我国排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