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9页 |
第一章 集团化——饭店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 第9-14页 |
1.1 产业特性的必然性 | 第9-10页 |
1.2 经济趋势的必然性 | 第10-11页 |
1.3 自身优势的必然性 | 第11-14页 |
1.3.1 形成规模综合效益 | 第11-12页 |
1.3.2 优化资源配置 | 第12页 |
1.3.3 增强融资功能 | 第12页 |
1.3.4 具有客源优势 | 第12页 |
1.3.5 具有人才优势 | 第12页 |
1.3.6 具有价格优势 | 第12-13页 |
1.3.7 具有较强的综合竞争力 | 第13页 |
1.3.8 避免市场的过度紧张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我国饭店集团的发展状况及其存在问题 | 第14-25页 |
2.1 我国饭店集团的发展现状 | 第14-16页 |
2.1.1 我国饭店集团的数量与类型 | 第14-15页 |
2.1.2 我国饭店集团的发展历程 | 第15-16页 |
2.2 我国饭店集团化经营运作模式 | 第16-18页 |
2.2.1 带资管理 | 第16-17页 |
2.2.2 委托管理 | 第17页 |
2.2.3 特许经营 | 第17页 |
2.2.4 联销经营 | 第17-18页 |
2.2.5 顾问咨询 | 第18页 |
2.3 中外饭店集团比较 | 第18-23页 |
2.3.1 我国饭店集团的比较优势 | 第19-20页 |
2.3.2 国外饭店集团的比较优势 | 第20-23页 |
2.4 我国饭店集团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23-25页 |
2.4.1 盲目追求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 | 第23页 |
2.4.2 “倚老卖老 | 第23页 |
2.4.3 “高星低卖”(推行原始价格竞争战略 | 第23-24页 |
2.4.4 注重运用反馈控制,忽视先馈控制 | 第24-25页 |
第三章 我国饭店集团跨世纪发展环境分析 | 第25-38页 |
3.1 我国饭店集团跨世纪发展的促进因素 | 第25-29页 |
3.1.1 制度因素 | 第25-26页 |
3.1.2 市场因素 | 第26-28页 |
3.1.3 技术因素 | 第28-29页 |
3.2 我国饭店集团跨世纪发展的障碍因素 | 第29-34页 |
3.2.1 我国饭店集团跨世纪发展的环境障碍 | 第29-30页 |
3.2.2 我国饭店集团跨世纪发展的技术障碍 | 第30-32页 |
3.2.3 我国饭店集团跨世纪发展的体制障碍 | 第32-33页 |
3.2.4 我国饭店集团跨世纪发展的意识障碍 | 第33-34页 |
3.3 我国饭店集团的发展条件分析 | 第34-38页 |
3.3.1 发展饭店集团的体制条件 | 第34页 |
3.3.2 饭店集团发展的必要条件 | 第34-35页 |
3.3.3 饭店集团发展的人才条件 | 第35-38页 |
第四章 我国饭店集团跨世纪发展的战略导向与策略研究 | 第38-65页 |
4.1 我国饭店集团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 | 第38-40页 |
4.1.1 全球化视角下的战略管理 | 第38页 |
4.1.2 依托出境旅游市场,发展跨国经营 | 第38-40页 |
4.1.3 寻求产业互动,致力于复合型酒店集团 | 第40页 |
4.2 我国饭店集团发展的基本战略 | 第40-56页 |
4.2.1 实行政府主导型战略 | 第40-43页 |
4.2.2 “饭店联合体”战略 | 第43-46页 |
4.2.3 推行顾客满意(CS)战略与服务营销 | 第46-48页 |
4.2.4 推进资本经营战略 | 第48-50页 |
4.2.5 实施CIS与品牌战略 | 第50-53页 |
4.2.6 推行国际化发展战略 | 第53-56页 |
4.3 对战略实施中的问题思考 | 第56-65页 |
4.3.1 饭店管理市场壁垒问题 | 第56-59页 |
4.3.2 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饭店集团机制转型问题 | 第59-60页 |
4.3.3 IT技术构筑的问题 | 第60-61页 |
4.3.4 国有酒店的转型与变革问题 | 第61-62页 |
4.3.5 我国酒店职业经理人的革命问题 | 第62-65页 |
结束语 | 第65-66页 |
致谢信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个人简历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