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目录 | 第11-14页 |
图索引 | 第14-15页 |
表索引 | 第15-16页 |
1 绪论 | 第16-23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6-18页 |
·“土地财政”成为舆论关注热点 | 第16-17页 |
·农地价值低估损害农民利益 | 第17页 |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 第17-18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8-19页 |
·研究目的 | 第18页 |
·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20-23页 |
·研究思路 | 第20-22页 |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23-33页 |
·关于农地非市场价值的研究综述 | 第23-31页 |
·国外关于农地非市场价值的研究进展 | 第23-27页 |
·国内关于农地非市场价值的研究进展 | 第27-30页 |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30-31页 |
·关于土地优化配置的研究综述 | 第31-33页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31-32页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32页 |
·小结 | 第32-33页 |
3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理论框架 | 第33-41页 |
·基本概念界定 | 第33-36页 |
·农地非农化 | 第33页 |
·农地过度非农化 | 第33-34页 |
·资源优化配置 | 第34页 |
·农地资源优化配置 | 第34-36页 |
·相关基础理论评述 | 第36-39页 |
·效用价值论 | 第36-37页 |
·外部性理论 | 第37页 |
·生态环境价值论 | 第37-38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38-39页 |
·农地非市场价值对农地资源配置影响分析 | 第39-41页 |
4 农地价值分类及评估方法确定 | 第41-49页 |
·农地经济价值 | 第41-43页 |
·农地经济价值概念 | 第41页 |
·农地经济价值的评估方法 | 第41-42页 |
·农地经济价值评估方法评价和选择 | 第42-43页 |
·农地社会价值 | 第43-45页 |
·农地社会价值内涵 | 第43-44页 |
·农地社会价值的评估方法 | 第44页 |
·农地社会价值评估方法评价及选择 | 第44-45页 |
·农地生态价值 | 第45-49页 |
·农地生态价值内涵 | 第45-46页 |
·农地生态价值测算方法 | 第46-47页 |
·农地生态价值测算方法评价与选择 | 第47-49页 |
5 农用地综合理论价值计量研究(以杭州市土地数据为例) | 第49-66页 |
·杭州市土地市场概况 | 第49-53页 |
·杭州市土地出让市场概况 | 第50-51页 |
·杭州市土地征收补偿标准介绍 | 第51-53页 |
·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 第53页 |
·土地综合理论价值的确定 | 第53-59页 |
·农用地的经济价值计算 | 第54-55页 |
·社会价值 | 第55-56页 |
·景观生态价值 | 第56-59页 |
·农用地综合理论价值测算 | 第59-64页 |
·利用收益还原法测算农用地静态经济价值 | 第59-61页 |
·计算社会价值 | 第61-62页 |
·农用地生态环境价值测算 | 第62-64页 |
·土地征收中农民损益分析 | 第64-66页 |
6 基于土地社会生态价值的过度非农化损益实证研究 | 第66-77页 |
·土地过度非农化衡量模型构建 | 第66-70页 |
·模型的基本假设 | 第66-69页 |
·实证模型的构建及变量解释 | 第69-70页 |
·农地非农化过渡性损失实证分析 | 第70-77页 |
·数据来源及处理 | 第70-73页 |
·参数估计 | 第73-75页 |
·估计结果分析 | 第75-77页 |
7 结论与政策启示 | 第77-81页 |
·论文的主要结论 | 第77-78页 |
·政策启示 | 第78-81页 |
·强化农地资源保护,规范土地非农化行为 | 第78-79页 |
·正视农地社会生态价值,提高农地征收补偿标准 | 第79-80页 |
·加强土地增值收益控制,构建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