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 英文摘要 | 第7-8页 |
| 前言 | 第8-9页 |
| 一、 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的现状和缺陷 | 第9-14页 |
| ·核心资本因行政命令强制形成,资本效率低下 | 第10-11页 |
| ·复合产权制度进一步模糊了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定位 | 第11页 |
| ·产权不明晰造成公司治理结构的残缺 | 第11-13页 |
| ·对我国现行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的评价 | 第13-14页 |
| 二、 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现行产权制度的特征 | 第14-18页 |
| ·社员缴纳的原始股金构成信用社的核心产权 | 第16页 |
| ·公积金制度形成信用社的二元产权结构 | 第16-17页 |
| ·农村信用社的产权残缺问题 | 第17-18页 |
| 三、 世界各国信用合作社的发展及启迪 | 第18-23页 |
| ·国外信用合作发展的主要模式及特点 | 第18-21页 |
| ·世界合作金融发展的经验 | 第21-22页 |
| ·对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的几点启示 | 第22-23页 |
| 四、 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 | 第23-26页 |
| ·改革后的产权制度应具备产权激励与约束的基本功能 | 第23-24页 |
| ·产权制度改革要符合各地区的实际经济情况 | 第24-26页 |
| ·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中要合理定位 | 第26页 |
| 五、 构建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新型产权制度模式 | 第26-37页 |
| ·产权制度改革的有利条件 | 第27-28页 |
| ·建立新型的合作制产权制度 | 第28-34页 |
| ·妥善处理好公共积累和原有股金的关系 | 第34-35页 |
| ·产权制度改革的适用范围 | 第35-37页 |
| 六、 农村信用社现行产权制度向新型产权制度的变迁 | 第37-42页 |
| ·产权制度变迁对各行为主体的影响 | 第38-39页 |
| ·政府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第39-40页 |
| ·产权制度变迁的实施成本分析 | 第40-42页 |
| 七、 建立新型产权制度下的科学治理结构 | 第42-46页 |
| ·完善“三会”制度 | 第42-43页 |
| ·建立竞争激励机制 | 第43-44页 |
| ·大力推进专业化经营 | 第44-45页 |
| ·以多元化经营为长期目标 | 第45-46页 |
| 结论 | 第46-49页 |
| 注释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 后记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