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相器在自适应抗振干涉仪中的应用
| 绪论 | 第1-9页 |
| 1 课题背景 | 第7-8页 |
| 2 项目来源 | 第8页 |
| 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8-9页 |
| 第一章 自适应抗振干涉技术 | 第9-13页 |
| ·自适应抗振干涉技术的发展 | 第9-11页 |
| ·自适应抗振技术的种类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情况 | 第10-11页 |
| ·本课题采用的研究手段 | 第11-12页 |
| ·本章小结 | 第12-13页 |
| 第二章 压电陶瓷移相器的特性 | 第13-20页 |
| ·单片压电振子位移特性 | 第13-17页 |
| ·压电振子的谐振特性 | 第13-14页 |
| ·压电振子的等效电路 | 第14-16页 |
| ·单片压电振子的位移特性 | 第16-17页 |
| ·压电陶瓷堆微位移特性 | 第17-19页 |
| ·压电陶瓷堆结构 | 第17-18页 |
| ·无能量损耗时的位移特性 | 第18-19页 |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 第三章 PZT驱动电源制作 | 第20-32页 |
| ·实验室现有的PZT驱动电源的测试 | 第20-25页 |
| ·朝阳电源 | 第20-22页 |
| ·合肥电源 | 第22-25页 |
| ·PZT驱动电源的制作 | 第25-30页 |
| ·电源稳压部分的制作 | 第26-27页 |
| ·功率放大部分 | 第27页 |
| ·驱动电源的性能测试 | 第27-30页 |
| ·自己研制的电源与实验室现有的电源的比较结果 | 第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 第四章 移相器的阻抗、容性测试 | 第32-37页 |
| ·压电陶瓷微位移器频率~阻抗特性的测试 | 第32-35页 |
| ·压电陶瓷的电容性能分析 | 第32-33页 |
| ·PZT的阻抗测试 | 第33-35页 |
| ·压电陶瓷微位移器频率~容性的测试 | 第35-36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第五章 移相器的在线频率响应测试 | 第37-42页 |
| ·光路工作原理 | 第37-38页 |
| ·光电接收器 | 第38-39页 |
| ·PZT的在线频响测试 | 第39-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第六章 PZT的在线伸长量测试 | 第42-59页 |
| ·移相干涉术 | 第42-45页 |
| ·干涉场的光强分布 | 第42-43页 |
| ·移相干涉术的原理 | 第43-45页 |
| ·移相器的伸长量在线测试 | 第45-56页 |
| ·四点光电探测器 | 第45-47页 |
| ·放大电路 | 第47-48页 |
| ·信号调制 | 第48-50页 |
| ·滤波电路 | 第50-54页 |
| ·过零比较器 | 第54页 |
| ·鉴相器 | 第54-55页 |
| ·高频脉冲填充及计数电路 | 第55-56页 |
| ·伸长量计算方法 | 第56页 |
| ·实验测试结果 | 第56-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第七章 抗振干涉仪综合实验及误差分析 | 第59-69页 |
| ·抗振干涉仪的工作原理 | 第59-60页 |
| ·信号处理 | 第60-64页 |
| ·干涉条纹与光电探测器 | 第60-62页 |
| ·差分放大、载波发生器、斩波器及相加器 | 第62页 |
| ·滤波器、鉴零器、分频器、鉴相器、填充和计数 | 第62页 |
| ·判相器 | 第62-63页 |
| ·数字信号处理 | 第63-64页 |
| ·PZT驱动电源 | 第64页 |
| ·综合实验结果 | 第64-65页 |
| ·实验误差分析 | 第65-68页 |
| ·激光源 | 第65-66页 |
| ·移相器的频响延迟 | 第66-67页 |
| ·干涉条纹的宽度引起的误差 | 第67-68页 |
| ·光电探测器的不一致性引入的误差 | 第68页 |
| ·光强误差 | 第68页 |
| ·其它误差 | 第68页 |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全文小结 | 第69-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 附录A: 8051外围电路#a | 第73-74页 |
| 附录B: PZT驱动电源的实物照片#b | 第74-75页 |
| 附录C: 抗振电路及光路实物照片#c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