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前言 | 第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7-10页 |
·研究内容和目的 | 第10页 |
·论文工作概况 | 第10-12页 |
1 研究区区域概况 | 第12-19页 |
·研究区地理位置 | 第12页 |
·研究区构造概况 | 第12-14页 |
·研究区水动力概况 | 第14-19页 |
2 粒度和沉积构造特征 | 第19-32页 |
·沉积物粒度分析 | 第19-27页 |
·沉积构造 | 第27-31页 |
·存在问题和不足 | 第31-32页 |
3 重矿物特征 | 第32-49页 |
·重矿物含量及其垂向变化特征 | 第32-33页 |
·重矿物组分 | 第33-38页 |
·主要重矿物垂向分布特征 | 第38-44页 |
·重矿物稳定性组合 | 第44-46页 |
·小结 | 第46-49页 |
4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49-74页 |
·常、微量元素丰度变化规律 | 第49-58页 |
·元素组合变化规律 | 第58-68页 |
·物源判别 | 第68-73页 |
·小结 | 第73-74页 |
5 讨论与结论 | 第74-84页 |
·物质来源 | 第74-76页 |
·年代确定 | 第76-78页 |
·沉积相及沉积环境演变 | 第78-84页 |
结论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2页 |
附录: 岩芯纵切片X光照片 | 第92-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