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导论 | 第1-27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6-1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方法 | 第22-25页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结构 | 第25-27页 |
第二部分 制度技术市场文化权力—政治与企业变革——企业变革制约因素的比较分析 | 第27-58页 |
2.1 制度变迁与企业变革 | 第28-34页 |
2.2 技术进步与企业变革 | 第34-38页 |
2.2.1 第一次技术革命时期 | 第34-35页 |
2.2.2 第二次技术革命时期 | 第35页 |
2.2.3 第三次技术革命 | 第35-36页 |
2.2.4 新技术革命 | 第36-38页 |
2.3 市场演变与企业变革 | 第38-44页 |
2.4 企业文化特征与企业变革 | 第44-48页 |
2.5 权力——政治行为与企业变革 | 第48-52页 |
2.6 一个综合的观点:企业变革的制约因素的比较分析 | 第52-58页 |
第三部分 关于企业变革层次性的比较分析 | 第58-73页 |
3.1 企业变革内容层次上的比较研究 | 第58-65页 |
3.1.1 企业变革内容层次上的界定 | 第58-60页 |
3.1.2 对企业变革内容各层次的具体分析 | 第60-61页 |
3.1.3 企业变革内容各层次特征的比较研究 | 第61-62页 |
3.1.4 实践的检验——关于企业变革内容层次的统计分析 | 第62-65页 |
3.2 企业变革的应对层次上的比较研究 | 第65-71页 |
3.2.1 企业变革应对层次上的界定 | 第65-67页 |
3.2.2 企业应对层次内容的具体分析 | 第67-68页 |
3.2.3 不同应对层次特征的比较分析。 | 第68页 |
3.2.4 实践的检验——关于企业应对变革的统计分析 | 第68-71页 |
3.3 关于企业变革层次性的简要评价 | 第71-73页 |
第四部分 两种企业变革方法——企业变革的渐变与激变方法之比较研究 | 第73-96页 |
4.1 唯物辩证法与企业变革 | 第73-77页 |
4.2 企业变革的渐变方法和激变方法 | 第77-87页 |
4.2.1 变革的渐变方法 | 第78-81页 |
4.2.2 变革的激变方法 | 第81-87页 |
4.2.3 企业变革的组合模型 | 第87页 |
4.3 二种企业变革方法的比较研究 | 第87-94页 |
4.3.1 有关学者研究成果的简要分析 | 第87-91页 |
4.3.2 关于两种变革方法特征的比较,如下表所示: | 第91页 |
4.3.3 来自于企业实践的统计结果分析 | 第91-94页 |
4.5 关于企业变革的两种方法的评价和思考 | 第94-96页 |
第五部分 :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变革比较研究 | 第96-113页 |
5.1 关于企业生命周期的界定 | 第96-102页 |
5.1.1 国外学者关于企业生命周期的界定 | 第96-101页 |
5.1.2 一个简化的企业生命周期模型 | 第101-102页 |
5.2 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征分析 | 第102-105页 |
5.2.1 企业的生存期。 | 第102-103页 |
5.2.2 企业的成长期 | 第103-104页 |
5.2.3 企业的成熟期 | 第104-105页 |
5.2.4 企业的衰退期 | 第105页 |
5.3 企业生命周期不同发展阶段变革特征分析。 | 第105-108页 |
5.3.1 企业从生存阶段向成长阶段的转变 | 第105-106页 |
5.3.2 企业从成长阶段向成熟阶段的转变 | 第106-107页 |
5.3.3 企业成熟阶段为了避免衰退而进行的变革 | 第107-108页 |
5.3.4 企业衰退阶段的变革特征 | 第108页 |
5.4 企业生命周期不同发展阶段变革特征比较分析。 | 第108-109页 |
5.5 来自于企业实践的统计数据分析 | 第109-112页 |
5.6 关于企业生命周期和企业变革的评价和思考 | 第112-113页 |
第六部分 :横向的比较——中外企业变革比较研究 | 第113-146页 |
6.1 美国企业变革特征分析 | 第113-124页 |
6.2 日本企业变革特征分析 | 第124-133页 |
6.3 中国企业变革特征分析 | 第133-139页 |
6.4 美﹑日﹑中三国企业变革之比较分析 | 第139-146页 |
6.4.1 来自与企业实践的统计数据分析 | 第139-142页 |
6.4.2 关于三国企业变革比较的思考与评价 | 第142-146页 |
第七部分 企业的多样性与企业变革 | 第146-164页 |
7.1 关于企业的多样性的一般阐述 | 第146-148页 |
7.2 国有企业、家族企业与企业变革 | 第148-153页 |
7.2.1 国有企业变革 | 第148-149页 |
7.2.2 家族企业变革 | 第149-150页 |
7.2.3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变革的简要比较分析。 | 第150-153页 |
7.3 大型企业、小型企业与企业变革 | 第153-160页 |
7.3.1 大型企业变革的特征分析。 | 第155-157页 |
7.3.2 小型企业变革特征分析 | 第157-159页 |
7.3.3 大企业和小企业变革的比较分析。 | 第159-160页 |
7.4 关于衡量比较企业变革能力指标体系的初步构想 | 第160-164页 |
7.4.1 企业变革能力指标体系具体内容分析 | 第160-161页 |
7.4.2 衡量企业变革能力指标体系的具体分值计算及等级分析。 | 第161-164页 |
结束语 | 第164-169页 |
参考文献 | 第169-176页 |
后记 | 第176-177页 |
作者在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1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