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8页 |
1.1 医学影像管理技术的发展概况 | 第7-8页 |
1.2 DICOM标准及其作用 | 第8-10页 |
1.2.1 医疗影像设备存在问题 | 第8-9页 |
1.2.2 DICOM标准 | 第9-10页 |
1.3 医疗影像系统的需求分析和功能设计 | 第10-13页 |
1.3.1 功能分析 | 第11页 |
1.3.2 系统实现的技术考虑 | 第11-13页 |
1.3.3 基于内容的医学影像管理 | 第13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5 本论文组织及其创新之处 | 第15-18页 |
第二章 .医学图像的语义模型和检索 | 第18-48页 |
2.1 概述 | 第18-22页 |
2.1.1 研究状况 | 第19-20页 |
2.1.2 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 第20-22页 |
2.2 医学图像内容的语义模型 | 第22-31页 |
2.2.1 医学图像内容属性的金字塔结构 | 第22-24页 |
2.2.2 图像元素关系及其描述 | 第24-27页 |
2.2.3 扩充的医学图像DICOM语义模型 | 第27-29页 |
2.2.4 图像语义的提取与检索模型 | 第29-31页 |
2.3 医学图像的视觉内容检索 | 第31-40页 |
2.3.1 视觉内容(视觉特征 | 第31-33页 |
2.3.2 在各表面层次对医学图像基于内容的检索 | 第33-40页 |
2.4 在抽象层次上图像基于语义内容的检索 | 第40-47页 |
2.4.1 概述 | 第40页 |
2.4.2 心脏的影像学诊断的语义网络设计 | 第40-45页 |
2.4.3 语义的检索 | 第45-4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三章 .医学图像中的语义提取 | 第48-67页 |
3.1 概述 | 第48-50页 |
3.2 乳腺癌的X线照相检查 | 第50-52页 |
3.3 图像特征提取 | 第52-57页 |
3.3.1 亮点区域分割 | 第52-54页 |
3.3.2 视觉特征提取 | 第54-57页 |
3.4 亮点区域的语义提取 | 第57-66页 |
3.4.1 粗集理论基本定义 | 第57-59页 |
3.4.2 粗集理论在钙化点语义提取中的应用 | 第59-64页 |
3.4.3 实验结果 | 第64-6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四章 .基于DICOM标准的医学图像数据库 | 第67-83页 |
4.1 图像存储方式 | 第67-70页 |
4.1.1 医学图像数据的特点及要求 | 第68页 |
4.1.2 图像的文件存储方式 | 第68-69页 |
4.1.3 关系数据库与文件混合方式 | 第69-70页 |
4.1.4 完全关系数据库方式 | 第70页 |
4.1.5 面向对象的数据库方式 | 第70页 |
4.2 DICOM数据模型 | 第70-72页 |
4.3 数据的表示和数据库关系表的设计 | 第72-78页 |
4.3.1 数据库设计的一般方法 | 第73-75页 |
4.3.2 DICOM属性的特殊性 | 第75页 |
4.3.3 关系表的设计 | 第75-78页 |
4.4 患者信息的处理 | 第78-79页 |
4.5 SQL查询过程 | 第79-80页 |
4.6 DICOM数据库的语义扩充 | 第80-82页 |
4.6.1 图像语义属性的扩充 | 第80-81页 |
4.6.2 语义模块的定义与扩充 | 第81-82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第五章 .DICOM图像可视化工作平台 | 第83-112页 |
5.1 可视化工作平台设计 | 第83-86页 |
5.1.1 系统功能设计 | 第83-84页 |
5.1.2 系统软件结构设计 | 第84-85页 |
5.1.3 用户界面及功能实现 | 第85-86页 |
5.2 DICOM通用通信模型 | 第86-89页 |
5.2.1 网络通信的信息交换 | 第87-88页 |
5.2.2 存储介质的信息交换 | 第88-89页 |
5.3 IOD的定义与实现 | 第89-91页 |
5.3.1 信息对象定义(IOD | 第89-90页 |
5.3.2 IOD定义矩阵 | 第90-91页 |
5.4 服务类的定义和数据结构 | 第91-95页 |
5.4.1 服务类的定义 | 第91页 |
5.4.2 服务类的实现 | 第91-95页 |
5.4.2.1 消息(Message)结构 | 第92-93页 |
5.4.2.2 消息的定义 | 第93-95页 |
5.4.3 服务类的功能实现 | 第95页 |
5.5 网络通信功能与TCP/IP上层服务 | 第95-102页 |
5.5.1 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DataUnit,PDU | 第96-97页 |
5.5.2 通讯协商过程与参数 | 第97-98页 |
5.5.3 TCP/IP上层服务函数 | 第98-100页 |
5.5.4 通信程序的设计 | 第100-102页 |
5.5.4.1 TCP/IP驱程接口 | 第100-101页 |
5.5.4.2 线程管理 | 第101页 |
5.5.4.3 服务类处理函数 | 第101-102页 |
5.6 存储介质的存取 | 第102-107页 |
5.6.1 文件格式 | 第102-104页 |
5.6.2 目录文件结构 | 第104-105页 |
5.6.3 存储介质服务类的功能和实现--介质的读写 | 第105-107页 |
5.7 图像的信息组织及其表现 | 第107-111页 |
5.7.1 图像编码格式 | 第107页 |
5.7.2 图像的压缩 | 第107-110页 |
5.7.3 灰度图像显示 | 第110-111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111-112页 |
研究工作总结与展望 | 第112-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13-122页 |
发表论文情况 | 第122-123页 |
致谢 | 第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