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2页 |
一、 淀粉的性质与用途 | 第8-9页 |
二、 罗汉果所属科的结构、用途与罗汉果块根的研究进展 | 第9-12页 |
第二章 罗汉果根淀粉的提取与性质的研究 | 第12-21页 |
2.1 主要原料 | 第12页 |
2.2 试剂 | 第12页 |
2.3 仪器 | 第12页 |
2.4 实验部分 | 第12-13页 |
2.4.1 罗汉果块根淀粉的提取工艺流程 | 第12页 |
2.4.2 1-6年生罗汉果块根淀粉含量比较 | 第12-13页 |
2.5 性质研究 | 第13-19页 |
2.5.1 淀粉的白度 | 第13页 |
2.5.2 淀粉颗粒的形貌和大小 | 第13-14页 |
2.5.3 淀粉的糊化温度及比较 | 第14页 |
2.5.4 淀粉糊的透明度及其比较 | 第14-15页 |
2.5.5 淀粉的溶解度 | 第15页 |
2.5.6 淀粉的沉降性质 | 第15-16页 |
2.5.7 淀粉的测定 | 第16-18页 |
2.5.7.1 淀粉中还原糖的测定 | 第16-17页 |
2.5.7.2 淀粉的含量测定 | 第17-18页 |
2.5.8 淀粉水解液的糖分分析 | 第18-19页 |
2.5.9 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测定 | 第19页 |
2.6 结论 | 第19页 |
2.7 小结 | 第19-21页 |
第三章 罗汉果药用成分的提取分离 | 第21-37页 |
3.1 仪器 | 第21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21-35页 |
3.2.1 罗汉果根药用成分粗提工艺 | 第21页 |
3.2.2 A、B、C三种物质的药理实验 | 第21-22页 |
3.2.3 罗汉果根中药用成分的进一步提取 | 第22-23页 |
3.2.3.1 提取工艺 | 第22页 |
3.2.3.2 柱流液与洗脱液的定性分析 | 第22-23页 |
3.2.3.3 柱流液与洗脱液的药理实验 | 第23页 |
3.2.4 罗汉果根中药用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定性分析,薄层分析以及药理实验 | 第23-28页 |
3.2.4.1 提取工艺 | 第23-25页 |
3.2.4.1.1 洗脱浓缩物八种溶剂回流提取分离 | 第23-24页 |
3.2.4.1.2 洗脱浓缩物四种溶剂萃取分离 | 第24-25页 |
3.2.4.2 罗汉果根洗脱液浓缩物(GL)正丁醇与乙醇提取部分的定性实验 | 第25页 |
3.2.4.3 C_3H_8CH_2OH、CH_3CH_2OH提取物的薄层层析 | 第25-26页 |
3.2.4.4 乙醇提取部分(D)药理试验 | 第26-28页 |
3.2.5 罗汉果块根中药用有效成分乙醇提取物D的进一步分离和纯化 | 第28-35页 |
3.2.5.1 硅胶柱层析分离 | 第29页 |
3.2.5.2 硅胶柱层析分离物的检测 | 第29-31页 |
3.2.5.3 HPLC制备 | 第31-34页 |
3.2.5.3.1 单泵的HPLC检测分析与制备过程 | 第31-32页 |
3.2.5.3.2 双泵的HPLC检测分析与制备过程 | 第32-34页 |
3.2.5.4 分离物得二个物质的定性分析 | 第34-35页 |
3.3 小结 | 第35-37页 |
第四章 分离物的结构表征 | 第37-40页 |
4.1 物质Ⅰ的结构表征 | 第37-38页 |
4.2 物质Ⅱ结构表征 | 第38-39页 |
4.3 小结 | 第39-40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40页 |
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附图 | 第44-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