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普通畜牧学论文--草地学、草原学论文

锡林郭勒典型草原四种禾草植物繁殖生态学

1 引言第1-20页
 1.1 植物繁殖生态学发展简史第9-11页
 1.2 植物繁殖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进展第11-14页
  1.2.1 传粉生态学研究第12页
  1.2.2 种子生态学研究第12-13页
  1.2.3 种苗生态学研究第13-14页
  1.2.4 植物克隆生态学研究第14页
 1.3 植物繁殖生态学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第14-17页
  1.3.1 繁殖投资第14-16页
  1.3.2 繁殖对策第16页
  1.3.3 r-对策和K-对策第16-17页
  1.3.4 繁殖值(RV第17页
 1.4 植物繁殖生态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7-18页
  1.4.1 研究现状第17-18页
  1.4.2 发展趋势第18页
 1.5 立题依据与研究目的第18-19页
  1.5.1 立题依据第18-19页
  1.5.2 研究目的第19页
 1.6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9-20页
2 研究区域及研究对象第20-29页
 2.1 研究区域概况第20-22页
  2.1.1 地理位置第20-21页
  2.1.2 自然概况第21-22页
 2.2 研究对象及其主要分布特征第22-27页
  2.2.1 研究对象第22页
  2.2.2 分布特征第22-27页
 2.3 研究方法简述第27-29页
  2.3.1 禾草类型的划分第27-28页
  2.3.2 植物种子繁殖的研究第28页
  2.3.3 植物营养繁殖方式的观察研究第28页
  2.3.4 植物繁殖分配的研究第28-29页
3 禾草的种子繁殖第29-40页
 3.1 研究方法第29-31页
  3.1.1 样地选择第29-30页
  3.1.2 取样方法第30页
  3.1.3 种子产量的构成因子及其计测公式第30-31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31-39页
  3.2.1 种群的种子生产力第31-34页
  3.2.2 结实率比较第34页
  3.2.3 抽穗率比较第34-35页
  3.2.4 千粒重比较第35-36页
  3.2.5 种子繁殖对天然草地禾草种群繁衍更新的贡献第36-39页
 3.3 小结第39-40页
4 禾草的营养繁殖第40-46页
 4.1 研究方法第40-41页
  4.1.1 样地选择第40页
  4.1.2 取样方法第40-41页
  4.1.3 营养繁殖体的划分与识别第41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41-45页
  4.2.1 营养繁殖体的形态特征第41-42页
  4.2.2 营养繁殖体存量的数量特征第42-43页
  4.2.3 营养繁殖体的季节变化第43-45页
 4.3 小结第45-46页
5 禾草的繁殖分配第46-52页
 5.1 研究方法第46-48页
  5.1.1 配置原理第46-47页
  5.1.2 计测方法第47-48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48-51页
  5.2.1 生物量配置格局第48-50页
  5.2.2 能量配置格局第50-51页
 5.3 小结第51-52页
6 讨论第52-58页
 6.1 繁殖与生殖第52页
 6.2 植物的繁殖方式第52-53页
 6.3 繁殖分配与繁殖投资第53-54页
 6.4 环境资源有限时的繁殖对策第54-55页
 6.5 繁殖适应第55-57页
 6.6 禾草的生长年限第57-58页
7 结论第58-59页
致谢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70页
作者简历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七号信令集中监控系统的实现
下一篇:逆向工程曲面重构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