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15页 |
第一章 寿险利差损风险的生成机理 | 第15-31页 |
第一节 寿险利差损风险的内涵界定 | 第15-24页 |
一、 寿险利差损风险的内涵 | 第15-19页 |
(一) 货币的时间价值是寿险定价需要考虑的一个主要因素 | 第15-17页 |
(二) 寿险利差损风险的内涵 | 第17-19页 |
二、 寿险利差损风险与寿险利率风险之比较 | 第19-20页 |
三、 寿险利差损风险产生的直接原因 | 第20-24页 |
第二节 我国寿险利差损风险成因之分析 | 第24-31页 |
一、 我国寿险经营利润与利差的相关性考察 | 第24-35页 |
(一) 我国寿险保单预定利率调整的历史 | 第24-25页 |
(二) 我国银行存款利率变动的历史考察 | 第25页 |
(三) 我国寿险利润与利差比较 | 第25-35页 |
二、 我国寿险业利差损风险之成因 | 第35-31页 |
(一) 客观方面的原因 | 第35页 |
(二) 主观方面的原因 | 第35-31页 |
第二章 寿险利差损风险的描述与测度 | 第31-46页 |
第一节 寿险利差损风险额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1-39页 |
一、 寿险利差损风险的定量描述——随机利率(收益率)下的寿险精算现值标准差与利润现值标准差 | 第31-35页 |
(一) 保费附加法定价的利差损风险定量描述:寿险精算现值标准差 | 第31页 |
(二) 现金流量定价法的利差损风险定量描述:利润现值的标准差 | 第31-35页 |
二、 影响利差损风险大小的因素 | 第35-36页 |
(一) 险种类别 | 第35页 |
(二) 缴费方式 | 第35-36页 |
三、 精算利源分析的角度:保单利差损大小的影响因素 | 第36-39页 |
(一) 寿险保单利源分析的过程 | 第36-37页 |
(二) 保单利差损大小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7-39页 |
第二节 寿险业务利差损情况的预测 | 第39-46页 |
一、 总体业务利差损情况的预测 | 第39-41页 |
(一) 责任准备金方法 | 第39-40页 |
(二) 现金流量方法 | 第40-41页 |
二、 不同业务利差损的预测 | 第41-46页 |
(一) 对不同业务进行利差损预测的目的和意义 | 第41-42页 |
(二) 预测的方法与过程 | 第42-46页 |
第三章 寿险利差损风险对寿险经营的影响 | 第46-67页 |
第一节 寿险利差损风险对寿险经营利润的影响 | 第46-49页 |
一、 寿险公司经营的内在目标—保单盈利 | 第46-48页 |
(一) 按资产负债业务分类的角度:寿险经营利润的构成 | 第46页 |
(二) 保险会计的角度:寿险经营利润的核算过程 | 第46-47页 |
(三) 保单利润是寿险公司经营利润的主要决定方面 | 第47-48页 |
二、 保单利润状况的主要决定因素——利率 | 第48-49页 |
(一) 保单利润现值的敏感性分析 | 第48-49页 |
(二) 结论:寿险利差损风险对寿险经营利润的影响是显著的 | 第49页 |
第二节 寿险利差损风险对寿险责任准备金评估的影响 | 第49-67页 |
一、 寿险责任准备金的种类 | 第50-52页 |
二、 寿险责任准备金评估的种类和方法 | 第52-59页 |
(一) 评估种类 | 第52-55页 |
(二) 评估方法 | 第55-58页 |
(三) 评估方法和评估基础假设的选择 | 第58-59页 |
三、 我国人身保险责任准备金评估的情况 | 第59-62页 |
(一) 我国人身保险责任准备金评估发展的几个阶段 | 第59-60页 |
(二) 我国寿险责任准备金管理早期存在的问题 | 第60-61页 |
(三) 我国现行寿险责任准备金评估方法 | 第61-62页 |
四、 我国寿险业利差损风险对责任准备金评估的影响 | 第62-66页 |
(一) 寿险利差损风险的发生将导致准备金评估利率的调低 | 第62-63页 |
(二) 评估利率的调低对责任准备金提取数额的影响 | 第63-66页 |
五、 我国寿险利差损风险对寿险利润的影响——进一步的认识 | 第66-67页 |
第四章 寿险利差损风险防范策略之探讨 | 第67-82页 |
第一节 寿险利差损风险防范策略之一:非固定信用利率保单的设计 | 第67-69页 |
第二节 寿险利差损风险防范策略之二:定价对利差损风险成本的考虑 | 第69-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