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浚作业仿真训练器中的视景仿真系统研究
第1章 绪论 | 第1-14页 |
1.1 课题来源 | 第8-9页 |
1.2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1.3 国内外仿真训练器的研制现状 | 第9-13页 |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工作 | 第13-14页 |
第2章 最小原型开发方法 | 第14-22页 |
2.1 软件工程的原理 | 第14-15页 |
2.2 快速原型软件开发方法 | 第15-17页 |
2.3 本文所使用的开发方法 | 第17-22页 |
第3章 视景仿真开发技术 | 第22-36页 |
3.1 虚拟现实技术 | 第22-24页 |
3.2 基于MultiGen的三维建模技术 | 第24-28页 |
3.3 疏浚仿真器视景系统的开发 | 第28-33页 |
3.4 实时视景生成优化技术 | 第33-36页 |
第4章 图形变换和光照模型 | 第36-45页 |
4.1 图形变换 | 第36页 |
4.2 齐次坐标 | 第36页 |
4.3 二维图形的几何变换 | 第36-38页 |
4.4 三维图形的几何变换 | 第38-40页 |
4.5 透视投影变换 | 第40-41页 |
4.6 光照模型 | 第41-45页 |
第5章 疏浚仿真器水下工况可视化仿真监控软件介绍 | 第45-61页 |
5.1 整体功能概述 | 第45-46页 |
5.2 开发平台和开发工具的选择 | 第46页 |
5.3 Open GL简介 | 第46-48页 |
5.4 虚拟地形的生成和绞刀与地形交互的实现 | 第48-56页 |
5.5 控制盘台设备与虚拟模型的交互 | 第56-61页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第61-63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61页 |
6.2 不足之处及展望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