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 第1-11页 |
第一章 股东会和董事会之间的权力制衡 | 第11-31页 |
第一节 股东会和董事会的权力定位 | 第11-14页 |
一、 股东权利和股东会的权力定位 | 第12-13页 |
二、 股东会和董事会的关系 | 第13-14页 |
第二节 我国股东会和董事会的权力制衡状况 | 第14-16页 |
一、 现行法律对股东会和董事会的权利界定不明确 | 第15页 |
二、 中小股东的利益得不到切实保护 | 第15-16页 |
三、 股东会权能虚化,缺乏对董事会的有效约束 | 第16页 |
第三节 完善我国股东会和董事会权力制衡机制的对策 | 第16-31页 |
一、 明确界定股东会和董事会的权利和职责 | 第16-18页 |
二、 完善股东会的表决权制度,加强对中小股东的权益保护 | 第18-22页 |
三、 强化董事义务,增强股东会对董事会的制约 | 第22-26页 |
四、 强化股东诉讼制度 | 第26-31页 |
第二章 董事会内部制衡以及对公司经理的权力制衡 | 第31-46页 |
第一节 独立董事制度 | 第31-38页 |
一、 独立董事制度产生的机制 | 第32页 |
二、 独立董事的功能定位 | 第32-34页 |
三、 完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设想 | 第34-38页 |
第二节 对公司经理的权力制衡 | 第38-46页 |
一、 经理的权利概述 | 第39-40页 |
二、 对经理的权力制衡状况 | 第40-43页 |
三、 对经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 第43-46页 |
第三章 监事会对董事会和经理的权力制衡 | 第46-52页 |
第一节 各国监事制度比较 | 第47-48页 |
一、 英美模式 | 第47页 |
二、 德国模式 | 第47页 |
三、 日本模式 | 第47-48页 |
第二节 我国的监事会制度 | 第48-52页 |
一、 我国的监事会制度现状 | 第48-49页 |
二、 我国监事会制度的完善 | 第49-52页 |
结束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