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内科论文--现代医学内科疾病论文

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证候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目录第8-10页
引言第10-11页
第1章 研究现状和背景第11-31页
   ·肠易激综合征西医概述第11-19页
     ·IBS国内外流行病学研究现状第11页
     ·IBS病因病机研究现状第11-17页
     ·IBS诊疗研究现状第17-19页
   ·流行病学调查概述第19-22页
     ·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第19-21页
     ·实验性研究第21-22页
   ·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药认识第22-25页
     ·古代医家对“腹痛”、“泄泻”、“便秘”的认识第22-23页
     ·现代医家对肠易激综合征的认识第23-25页
   ·肝的生理功能与肠易激综合征第25-28页
     ·肝藏血第25-26页
     ·肝主疏泄第26-28页
     ·肝、脾与肠易激综合征的关系第28页
   ·证素辨证新体系的内容第28-29页
   ·本研究的理论依据和设想第29-31页
第2章 研究过程第31-38页
   ·研究目的第31页
   ·研究内容第31页
   ·预期研究成果第31页
   ·研究过程第31-38页
     ·成立研究小组第31-32页
     ·基本概念和术语第32-33页
     ·文献研究第33-34页
     ·肠易激综合征临床信息采集表的制定第34-35页
     ·临床信息采集第35-37页
     ·统计学处理第37-38页
第3章 研究结果第38-72页
   ·肠易激综合征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结果第38-44页
   ·证候特点统计第44-72页
     ·四诊信息的频数分析第44-52页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证素构成情况第52-54页
     ·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第54-72页
第4章 分析讨论第72-83页
   ·IBS流行病学特点讨论第72-74页
     ·亚型构成第72页
     ·流行病学特征第72-74页
   ·IBS症状分析讨论第74-76页
     ·结肠症状第74-75页
     ·合并功能性消化不良(FD)症状第75页
     ·合并结肠外躯体症状第75页
     ·合并精神症状第75-76页
   ·IBS中医病机探讨第76-77页
     ·肝与IBS第76页
     ·脾与IBS第76-77页
     ·肝郁脾虚与IBS第77页
   ·IBS中医证候特点探讨第77-83页
     ·IBS中医证候分布第77-78页
     ·IBS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第78-79页
     ·IBS中医证候分型分析第79-83页
第5章 结语第83-84页
第6章 问题与展望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96页
附录第96-143页
 附录1:肠易激综合征临床信息采集表第96-129页
 附录2:肠易激综合征临床信息采集表医师工作手册第129-138页
 附录3:新的辨证“证素”症状判断指标研究第138-143页
致谢第143页

论文共1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穴位贴敷防治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
下一篇:中医汤药治疗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