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1. 前言 | 第9-14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4-18页 |
2.1 供试品种 | 第14页 |
2.2 田间试验设计 | 第14页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14-1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8-48页 |
3.1 施用氮肥对小麦加工品质的影响 | 第18-30页 |
3.1.1 籽粒品质 | 第18-19页 |
3.1.2 面粉品质和面团流变学特性 | 第19-25页 |
3.1.2.1 面粉蛋白质含量 | 第19页 |
3.1.2.2 面粉面筋含量的变化 | 第19-20页 |
3.1.2.3 SDS沉淀值 | 第20页 |
3.1.2.4 膨胀势 | 第20-21页 |
3.1.2.5 降落值 | 第21页 |
3.1.2.6 面粉粗脂肪含量 | 第21-22页 |
3.1.2.7 面粉灰分含量 | 第22页 |
3.1.2.8 粉质仪指标 | 第22-23页 |
3.1.2.9 粘度仪指标 | 第23-24页 |
3.1.2.10 拉伸仪指标 | 第24-25页 |
3.1.3 面条加工品质 | 第25-27页 |
3.1.3.1 鲜湿面的煮面品质 | 第26页 |
3.1.3.2 干挂面的煮面品质 | 第26-27页 |
3.1.4 品质指标的相关分析 | 第27-30页 |
3.1.4.1 氮肥用量与面条评分之间的相关性 | 第27-28页 |
3.1.4.2 鲜湿面和干挂面之间的相关性 | 第28页 |
3.1.4.3 面粉品质和面团流变学特性与面条品质的相关性 | 第28-30页 |
3.2 施用氮肥对籽粒蛋白质和淀粉品质的影响 | 第30-38页 |
3.2.1 氮素对蛋白质品质形成的调控 | 第30-34页 |
3.2.1.1 旗叶NR活性的变化动态 | 第30页 |
3.2.1.2 旗叶中可溶性蛋白含量 | 第30-31页 |
3.2.1.3 籽粒蛋白质含量 | 第31页 |
3.2.1.4 籽粒蛋白质中各组分的积累动态 | 第31-33页 |
3.2.1.5 麦谷蛋白和醇溶蛋白的比例 | 第33页 |
3.2.1.6 籽粒中谷蛋白大聚合体积累动态 | 第33-34页 |
3.2.2 氮素对淀粉品质形成的影响 | 第34-37页 |
3.2.2.1 旗叶SPS活性对氮肥用量的反应 | 第34页 |
3.2.2.2 籽粒中SS活性的变化 | 第34-35页 |
3.2.2.3 籽粒中总淀粉含量 | 第35页 |
3.2.2.4 籽粒中支链淀粉的积累动态 | 第35-36页 |
3.2.2.5 籽粒中直链淀粉的积累动态 | 第36-37页 |
3.2.2.6 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的比例 | 第37页 |
3.2.3 蛋白质和淀粉品质与面条品质的相关性 | 第37-38页 |
3.3 施用氮肥对产量形成的影响 | 第38-43页 |
3.3.1 旗叶的光合特性 | 第38-39页 |
3.3.1.1 旗叶净光合速率的变化动态 | 第38-39页 |
3.3.1.2 旗叶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 第39页 |
3.2.2 干物质积累 | 第39-40页 |
3.3.3 籽粒灌浆动态 | 第40-41页 |
3.3.4 氮素对小穗发育的影响 | 第41-42页 |
3.3.4.1 不同小穗位穗粒数 | 第41-42页 |
3.3.4.2 不同小穗位穗粒重 | 第42页 |
3.3.5 产量构成因素 | 第42-43页 |
3.3.6 氮素对产量的影响 | 第43页 |
3.4 氮素的运转、分配及最佳施氮量的确定 | 第43-48页 |
3.4.1 氮素在不同时期植株体内的分布 | 第43-45页 |
3.4.2 开花后氮素在植株体内的运转与再分配 | 第45-46页 |
3.4.3 最佳施氮量的确定 | 第46-48页 |
3.4.3.1 氮肥施用量与品质指标的相关性 | 第46页 |
3.4.3.2 最佳氮肥施用量的综合评判 | 第46-48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48-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9页 |
英文摘要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