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英文摘要 | 第3-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9页 |
1.1 模型简化技术概述 | 第8-10页 |
1.1.1 模型简化技术的出现 | 第8-10页 |
1.1.2 模型简化技术的研究内容 | 第10页 |
1.2 模型简化技术的研究意义及应用领域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模型简化技术研究现况 | 第11-17页 |
1.3.1 几种主要的模型简化算法 | 第11-12页 |
1.3.2 国内外主要研究成果介绍 | 第12-17页 |
1.4 本文所做工作 | 第17-19页 |
1.4.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特点 | 第17-18页 |
1.4.2 演示系统的实现 | 第18页 |
1.4.3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包络控制三角形收缩简化误差得三维几何模型简化方法的基本原理 | 第19-37页 |
2.1 有关模型的一些基本定义和属性 | 第19-23页 |
2.1.1 三角形表面网格模型 | 第19-21页 |
2.1.2 空间三角形的法矢量 | 第21-22页 |
2.1.3 三维几何模型上顶点的法矢量 | 第22-23页 |
2.2 三角形收缩操作 | 第23-25页 |
2.3 简化包络与分解式包络片 | 第25-31页 |
2.3.1 简化包络的概念 | 第25页 |
2.3.2 自交现象 | 第25-26页 |
2.3.3 Cohen等人构造简化包络的方法 | 第26-27页 |
2.3.4 本文对简化包络构造方法的改进 | 第27-29页 |
2.3.5 简化包络的实质 | 第29-30页 |
2.3.6 分解式包络片的提出 | 第30页 |
2.3.7 分解式包络片的构造 | 第30-31页 |
2.4 空间三角形相交检测 | 第31-37页 |
2.4.1 利用包围盒进行初步检测 | 第32-33页 |
2.4.2 解析几何方法进行进一步检测 | 第33-37页 |
第三章 演示系统的构建与实现方法 | 第37-50页 |
3.1 演示系统的构成框图 | 第37-39页 |
3.1.1 采用简化包络控制误差的模型简化系统框图 | 第37-38页 |
3.1.2 采用分解式包络片控制误差的模型简化系统框图 | 第38-39页 |
3.2 数据结构的设计 | 第39-41页 |
3.2.1 原始三角形网个模型的数据结构 | 第39-40页 |
3.2.2 内外简化包络与分解式包络片的数据结构 | 第40-41页 |
3.2.3 简化模型的数据结构 | 第41页 |
3.3 简化包络构造方法的实现 | 第41-43页 |
3.4 分解式包络片构造方法的实现 | 第43页 |
3.5 三角形收缩简化操作的实现 | 第43-45页 |
3.6 空间三角形相交检测的实现 | 第45-47页 |
3.7 演示系统的界面和使用 | 第47-50页 |
3.7.1 演示系统的界面设计 | 第47-48页 |
3.7.2 演示系统的操作方法 | 第48-50页 |
第四章 演示系统性能评价 | 第50-58页 |
4.1 采用简化包络的实验结果 | 第50-51页 |
4.2 一点改进——单层简化包络 | 第51-52页 |
4.3 采用单层简化包络的实验结果 | 第52-53页 |
4.4 采用简化包络的演示系统实验结果分析 | 第53-54页 |
4.5 采用分解式包络片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4-58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8-60页 |
5.1 本算法的优点与存在的不足 | 第58-59页 |
5.2 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工作 | 第59-60页 |
5.3 结语 | 第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