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英文摘要 | 第3-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6-15页 |
1.1 前言 | 第6页 |
1.2 设计过程模型 | 第6-10页 |
1.2.1 顺序过程模型 | 第7页 |
1.2.2 设计为中心的模型 | 第7-8页 |
1.2.3 并行设计模型 | 第8页 |
1.2.4 动态过程模型 | 第8-10页 |
1.3 产品设计策略 | 第10页 |
1.4 设计方法 | 第10-12页 |
1.5 逆变式弧焊电源的研究状况 | 第12-13页 |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客 | 第13-15页 |
第2章 弧焊逆变电源QFD分析 | 第15-37页 |
2.1 引言 | 第15页 |
2.2 QFD方法定义 | 第15-17页 |
2.3 弧焊电源产品QFD分析 | 第17-28页 |
2.4 弧焊电源产品设计要求及最佳设计方案 | 第28-3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3章 弧焊电源主电路设计 | 第37-55页 |
3.1 引言 | 第37页 |
3.2 弧焊逆变器的特点 | 第37-40页 |
3.2.1 硬开关弧焊逆变器的特点 | 第37-39页 |
3.2.2 谐振逆变电路的特点 | 第39-40页 |
3.3 功率单元主电路结构 | 第40-45页 |
3.3.1 功率模块组合模式 | 第40-42页 |
3.3.2 单元组合的均流特性和动特性分析 | 第42-45页 |
3.4 功率元件的选取与驱动保护 | 第45-51页 |
3.4.1 IGBT的特点 | 第45-46页 |
3.4.2 IGBT参数的计算 | 第46-48页 |
3.4.3 驱动电路设计 | 第48-51页 |
3.5 主变压器设计 | 第51-54页 |
3.5.1 非晶材料铁芯特点 | 第51页 |
3.5.2 非晶态铁心参数计算 | 第51-5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4章 弧焊逆变电源的控制电路设计 | 第55-74页 |
4.1 引言 | 第55页 |
4.2 基于瞬态信息处理原则的逆变器输出电流峰值控制 | 第55-61页 |
4.2.1 峰值电流控制原理 | 第55-56页 |
4.2.2 系统稳态指标分析 | 第56-59页 |
4.2.3 电流控制型脉宽调制电路的设计 | 第59-61页 |
4.3 电弧推力可调静外特性控制方法 | 第61-65页 |
4.3.1 “逆变器-电弧”系统的稳定性 | 第61-64页 |
4.3.2 电弧推力可调阶梯静外特性的实现 | 第64-65页 |
4.4 CO_2气体保护焊的波形控制方法 | 第65-71页 |
4.4.1 CO_2气体保护焊降低飞溅和改善成形的分析 | 第65-66页 |
4.4.2 逆变电源不同输出特性对CO_2焊接短路过渡的控制 | 第66-69页 |
4.4.3 CO_2焊波形控制方式逆变器输出特性 | 第69-71页 |
4.5 多功能微机控制弧焊电源电路原理 | 第71-73页 |
4.6 本章小节 | 第73-74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5.1 全文结论 | 第74-75页 |
5.2 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个人主要经历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