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符号说明 | 第7-11页 |
目录 | 第11-15页 |
第一章 概述 | 第15-22页 |
·基本概念与术语 | 第16-17页 |
·固定床催化反应器流向变换强制周期操作 | 第17-20页 |
·流向变换强制周期操作催化反应技术的基本原理 | 第17-18页 |
·流向变换强制周期操作催化反应技术的特点 | 第18-19页 |
·流向变换强制周期操作催化反应技术的应用前景 | 第19页 |
·流向变换强制周期操作技术提出的学术问题 | 第19-20页 |
·选择合成甲醇体系进行流向变换强制周期操作特性研究的原因 | 第20页 |
·对研究工作的设想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22-44页 |
·合成甲醇的历史发展 | 第22-23页 |
·合成甲醇反应的宏观途径及微观机理 | 第23-35页 |
·合成甲醇反应宏观网络结构 | 第23-24页 |
·合成甲醇的微观机理 | 第24-30页 |
·催化剂表面过程动态学 | 第30-31页 |
·基元过程序列结构 | 第31-35页 |
·合成甲醇的动力学 | 第35页 |
·合成甲醇反应器流向变换强制周期操作 | 第35-44页 |
·关于反应器强制动态操作 | 第35-36页 |
·流向变换强制周期操作 | 第36-38页 |
·合成甲醇反应器流向变换操作的实验研究及其模型化 | 第38-42页 |
·流向变换强制周期操作合成甲醇反应器及其工艺流程的改进 | 第42-44页 |
第三章 合成甲醇反应基元过程序列结构及瞬态动力学研究 | 第44-75页 |
·实验装置 | 第44-48页 |
·实验装置的总体要求 | 第44页 |
·实验装置流程设计 | 第44-46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46-47页 |
·实验装置的建设与调试 | 第47-48页 |
·有关物种在催化剂表面上吸附行为的研究 | 第48-56页 |
·实验所用反应器、催化剂及原料 | 第48-49页 |
·有关物种吸附行为的TPD研究 | 第49-51页 |
·有关物种TPD行为的原位红外研究 | 第51-54页 |
·结果的讨论 | 第54-56页 |
·催化剂表面反应行为与中间物种的判识 | 第56-60页 |
·表面中间物种M-CHO和M-COOH的判识 | 第56-57页 |
·一氧化碳与吸附氢的反应行为 | 第57-58页 |
·二氧化碳与吸附氢的反应行为 | 第58-59页 |
·结果讨论 | 第59-60页 |
·合成甲醇可能的基元过程序列结构 | 第60-61页 |
·动态动力学实验研究 | 第61-68页 |
·动态响应实验基础 | 第61-62页 |
·实验装置流程的改造 | 第62-63页 |
·实验方法 | 第63-65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5-68页 |
·合成甲醇动态响应过程的模型化 | 第68-74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68-70页 |
·定解条件 | 第70-71页 |
·最优化问题及其求解策略 | 第71-7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2-74页 |
·小结 | 第74-75页 |
第四章 固定床合成甲醇反应器流向变换强制周期操作的实验研究 | 第75-111页 |
·实验装置 | 第75-83页 |
·实验装置设计的总体要求 | 第75-76页 |
·实验装置设计 | 第76-83页 |
·实验装置的安装与调试 | 第83-87页 |
·实验装置的安装 | 第83页 |
·实验装置的调试 | 第83-87页 |
·实验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87-91页 |
·催化剂和惰性填料的装填 | 第87页 |
·催化剂的活化 | 第87页 |
·实验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87-91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91-108页 |
·实验结果 | 第91-101页 |
·结果讨论 | 第101-108页 |
·小结 | 第108-111页 |
第五章 固定床合成甲醇反应器流向变换强制周期操作的数学模型 | 第111-132页 |
·催化反应器的模型化 | 第111-114页 |
·建立模型的基本要求 | 第111-112页 |
·传递模型的选择 | 第112-114页 |
·建立模型的基本假设 | 第114-116页 |
·反应器的数学模型 | 第116-119页 |
·催化剂床层的守恒微分方程 | 第116页 |
·惰性填料层的守恒微分方程 | 第116-117页 |
·定解条件 | 第117-119页 |
·模型的数值解法 | 第119-122页 |
·算法简介 | 第119-121页 |
·算法特点 | 第121-122页 |
·程序设计框图 | 第122-123页 |
·模型参数的选择与估算 | 第123-130页 |
·反应动力学参数 | 第123页 |
·流体物性 | 第123-128页 |
·催化剂颗粒的几何与物性参数 | 第128页 |
·催化剂床层的几何与物性参数 | 第128页 |
·惰性填料颗粒的几何与物性参数 | 第128页 |
·惰性填料床层的几何与物性参数 | 第128页 |
·床层传递参数的计算方法 | 第128-130页 |
·性能模拟结果与讨论 | 第130-131页 |
·计算程序开发 | 第130页 |
·性能模拟结果与讨论 | 第130-131页 |
·小结 | 第131-132页 |
第六章 实验反应器的性能模拟与参数修正 | 第132-142页 |
·实验用反应器的数学模型 | 第132-134页 |
·反应器管壁的热量衡算微分方程 | 第132页 |
·催化剂床层和惰性填料层的守恒微分方程 | 第132-133页 |
·定解条件 | 第133-134页 |
·实验固定床反应器的性能模拟 | 第134-136页 |
·管壁的物性数据及相应的模型参数 | 第134-135页 |
·实验反应器的性能模拟 | 第135-136页 |
·模型参数的判识 | 第136-139页 |
·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 第136-137页 |
·管内壁附壁气膜对流传热系数h_w的影响 | 第137-138页 |
·δ和η的判识 | 第138-139页 |
·模拟与实验结果的比较 | 第139-140页 |
·小结 | 第140-142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142-146页 |
参考文献 | 第146-152页 |
附录A 催化剂原位表征和动态动力学实验所用流量计校正曲线 | 第152-153页 |
附录B CO、CO_2、CH_3OH的红外分析工作曲线 | 第153-154页 |
附录C 实验中采用的K型铠装热电偶校正曲线 | 第154-157页 |
附录D 流向变换强制周期操作实验中采用的质量流量计校正曲线 | 第157-158页 |
附录E 不同温度下的动态响应实验结果 | 第158-161页 |
附录F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与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161-162页 |
致谢 | 第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