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2P的良性蠕虫传播策略及特性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研究背景及现状 | 第8-10页 |
·研究内容及本文章节安排 | 第10-12页 |
第二章 P2P良性蠕虫传播策略 | 第12-22页 |
·已有的蠕虫传播策略 | 第12-13页 |
·均匀随机扩散策略 | 第12页 |
·本地优先随机扩散策略 | 第12-13页 |
·基于目标列表的扩散策略 | 第13页 |
·被动扩散策略 | 第13页 |
·P2P覆盖网络及特性 | 第13-17页 |
·非结构化P2P网络的特点 | 第14-16页 |
·结构化P2P网络的特点 | 第16-17页 |
·良性蠕虫评价标准 | 第17页 |
·P2P良性蠕虫传播策略 | 第17-21页 |
·P2P良性蠕虫 | 第18-20页 |
·P2P覆盖网络的优势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传播模型与对抗模型 | 第22-35页 |
·蠕虫建模 | 第22-23页 |
·SEM模型 | 第22页 |
·AAWP蠕虫模型 | 第22-23页 |
·P2P良性蠕虫传播模型 | 第23-27页 |
·模型假设 | 第23页 |
·模型推导 | 第23-26页 |
·模型仿真 | 第26-27页 |
·P2P良性蠕虫与恶意蠕虫对抗模型 | 第27-34页 |
·模型假设 | 第27页 |
·模型推导 | 第27-32页 |
·模型仿真 | 第32-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模型仿真 | 第35-54页 |
·SSFNET介绍 | 第35-38页 |
·SSF软件框架 | 第35-36页 |
·SSFNET体系结构 | 第36-37页 |
·DML语言 | 第37-38页 |
·仿真环境 | 第38-39页 |
·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39-49页 |
·仿真系统整体设计 | 第39-40页 |
·建立网络拓扑 | 第40-45页 |
·仿真包程序实现 | 第45-48页 |
·实验结果处理方式 | 第48-49页 |
·仿真结果 | 第49-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结论及应用展望 | 第54-56页 |
·结论 | 第54页 |
·应用及研究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