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三轮摩托车车架结构整体化改造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绪论 | 第10-14页 |
| ·本研究进行的产业背景 | 第10页 |
| ·正三轮摩托车车架的国内设计制造现状 | 第10-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学术意义 | 第11-12页 |
| ·实用价值 | 第12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 2 正三轮摩托车车架结构改进的计算方法 | 第14-21页 |
| ·有限元分析法综述 | 第14页 |
| ·有限元分析法中四节点四面体常应变单元基本理论 | 第14-19页 |
| ·四节点四面体常应变单元位移模式 | 第15-16页 |
| ·四节点四面体单元的应变 | 第16-17页 |
| ·四节点四面体单元的应力 | 第17-18页 |
| ·四节点四面体单元的平衡方程 | 第18-19页 |
| ·车架结构分析的计算环境 | 第19-20页 |
| ·小结 | 第20-21页 |
| 3 分段式龙骨车架的结构分析与研究 | 第21-42页 |
| ·分段式龙骨车架的结构特点 | 第21-22页 |
| ·建立分段式龙骨车架的三维实体模型 | 第22-27页 |
| ·分段式龙骨车架实体测量 | 第22-23页 |
| ·分段式龙骨车架的三维实体模型建立 | 第23-27页 |
| ·建立分段式龙骨车架有限元模型 | 第27-29页 |
| ·材料赋予 | 第27-28页 |
| ·单元划分 | 第28-29页 |
| ·弯曲工况分析 | 第29-33页 |
| ·边界约束 | 第29页 |
| ·分配载荷 | 第29-32页 |
| ·计算 | 第32页 |
| ·分段式龙骨车架弯曲工况计算结果的提取和分析 | 第32-33页 |
| ·纯扭转工况分析 | 第33-37页 |
| ·边界约束 | 第33-34页 |
| ·分配载荷 | 第34-35页 |
| ·计算 | 第35页 |
| ·分段式龙骨车架纯扭转工况计算结果的提取和分析 | 第35-37页 |
| ·弯扭联合工况分析 | 第37-40页 |
| ·边界约束 | 第37页 |
| ·分配载荷 | 第37-39页 |
| ·计算 | 第39页 |
| ·分段式龙骨车架弯扭联合作用工况的分析结果 | 第39-40页 |
| ·小结 | 第40-42页 |
| 4 正三轮摩托车车架结构整体化改造研究 | 第42-50页 |
| ·目的 | 第42页 |
| ·分段式龙骨车架结构整体化改造的技术方案 | 第42-48页 |
| ·龙骨构件的整体改造 | 第42-43页 |
| ·车架主梁管的整体改造 | 第43-44页 |
| ·龙骨构件与主梁管连接盒连接结构的改造 | 第44-46页 |
| ·车架主梁管与后架连接结构的改造 | 第46-47页 |
| ·对车架支撑构件-板簧吊耳座结构的改造 | 第47-48页 |
| ·小结 | 第48-50页 |
| 5 整体车架的结构特性研究 | 第50-67页 |
| ·简述 | 第50页 |
| ·建立整体车架三维实体模型 | 第50-52页 |
| ·尺寸确定与测量 | 第50-52页 |
| ·建立整体车架三维实体模型 | 第52页 |
| ·建立整体车架三维分析模型 | 第52-54页 |
| ·确定材料 | 第52-53页 |
| ·单元划分 | 第53-54页 |
| ·整体车架弯曲工况分析 | 第54-59页 |
| ·边界约束 | 第54-55页 |
| ·分配载荷 | 第55-58页 |
| ·计算 | 第58页 |
| ·整体车架弯曲工况结果分析 | 第58-59页 |
| ·整体车架纯扭转工况分析 | 第59-62页 |
| ·边界约束 | 第59-60页 |
| ·载荷分配 | 第60-61页 |
| ·计算 | 第61页 |
| ·整体车架纯扭转工况结果分析 | 第61-62页 |
| ·整体车架弯扭联合工况分析 | 第62-66页 |
| ·边界约束 | 第62-63页 |
| ·载荷分配 | 第63-64页 |
| ·计算 | 第64页 |
| ·整体车架弯扭工况计算结果分析 | 第64-66页 |
| ·小结 | 第66-67页 |
| 6 分段式龙骨车架结构进行整体化改造的评估 | 第67-70页 |
| ·改进前后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第67-68页 |
| ·车架结构整体化改造的评估 | 第68-70页 |
| ·车架结构整体化改造的理论评估 | 第68页 |
| ·车架结构整体化改造的实际效果评估 | 第68-70页 |
| 7 结论 | 第70-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