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方法及意义 | 第9-13页 |
第二节 王昌龄生平及文学作品概况 | 第13-16页 |
第三节 王昌龄的佛门渊源 | 第16-18页 |
第2章 王昌龄诗歌创作中的佛教禅宗思想 | 第18-28页 |
第一节 佛教禅宗对王昌龄诗歌内容的影响 | 第18-23页 |
第二节 佛学思想对王昌龄诗歌意境的影响 | 第23-28页 |
第3章 王昌龄诗歌理论中的佛学思想 | 第28-39页 |
第一节《诗格》简介 | 第28-29页 |
第二节 意境理论的提出及其与佛学的关系 | 第29-35页 |
第三节 王昌龄意境理论在后世的接受 | 第35-39页 |
第4章 王昌龄在唐诗史上的独特影响 | 第39-44页 |
第一节 王昌龄在盛唐的影响 | 第39-41页 |
第二节 王昌龄在诗禅互动方面的贡献 | 第41-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8-49页 |
附录B 王昌龄涉及佛教的诗歌及同时代诗人与其有关的诗歌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