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交通工程与公路运输技术管理论文--电子计算机在公路运输和公路工程中的应用论文

动态路径诱导系统的多路径诱导策略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2页
   ·研究背景第10-13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3-14页
   ·研究现状第14-20页
     ·智能运输系统(ITS)概述第14-17页
     ·动态路径诱导系统第17-18页
     ·路段行程时间研究现状第18页
     ·多路径诱导策略综述第18-20页
   ·论文研究内容第20-22页
第二章 路段行程时间预测研究第22-35页
   ·概述第22页
   ·经典预测模型回顾第22-26页
     ·历史趋势法第22-23页
     ·时间序列法第23页
     ·卡尔曼滤波算法第23-24页
     ·神经网络方法第24-26页
     ·模糊预测方法第26页
     ·预测方法综述第26页
   ·基于交通流状态动态聚类的行程时间预测方法第26-34页
     ·总体思路第26-27页
     ·聚类分析概述第27-33页
       ·聚类算法第27-28页
       ·动态聚类算法第28页
       ·C-均值法(C-Means)第28-29页
       ·ISODATA 算法第29-33页
     ·基于交通流状态动态聚类分析的预测算法第33页
     ·算法性能分析第33-34页
   ·本章小节第34-35页
第三章 多路径诱导求解算法第35-55页
   ·问题的提出第35-36页
   ·K-最短路算法第36-43页
     ·概述第36-37页
     ·二重扫除法第37-39页
     ·重叠惩罚算法第39-40页
     ·“节点删除”算法第40-41页
     ·遗传算法第41-43页
   ·交通路网模型第43-45页
     ·相关路网研究第43页
     ·基于转向行为的路网表达方式第43-45页
     ·路网阻抗确定第45页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多路径求解第45-51页
     ·遗传算法的改进基础第45页
     ·对遗传算法编码方式的改进第45-47页
     ·适应度函数设计第47页
     ·算法过程第47-49页
     ·仿真实例第49-51页
   ·基于多种群并行遗传算法的多路径求解第51-54页
     ·基本原理第51页
     ·算法过程第51-52页
     ·仿真实例第52-53页
     ·算法效率比较第53-54页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四章 多路径评价及决策第55-67页
   ·问题的提出第55-56页
   ·路径评价指标体系第56-58页
     ·多路径评价系统特性第56页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第56-57页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第57-58页
   ·评价模型及方法第58-65页
     ·层次分析法第58-60页
     ·模糊评价法第60-62页
     ·灰评价法第62-65页
   ·多路径评价及决策系统结构模型第65-66页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五章 多路径诱导与交通控制的协调研究第67-75页
   ·概述第67页
   ·交通控制理论及方法第67-69页
     ·交通控制系统第67-68页
     ·交通控制方案及控制层次第68页
     ·交通控制模型及方法第68-69页
   ·交通诱导与交通控制协调分析第69-72页
     ·协调的含义第69页
     ·协调分析的必要性第69-70页
     ·协调原则及模式第70-71页
     ·二者协调的概念模型第71-72页
   ·多路径诱导与交通控制协调的实施框架第72-74页
     ·协调分析的目的第72页
     ·协调的切入点第72-73页
     ·二者协调的实施框架第73-74页
   ·本章小结第74-75页
总结及展望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83页
致谢第83-84页
附录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数据挖掘的短时交通流预测系统研究初步
下一篇:高速公路网络中的城市区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