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论文--清前期(1616~1840年)论文

易堂九子与清初学风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绪论第10-13页
 一、本文研究概况第10页
 二、学术前史第10-11页
 三、本文的重难点第11页
 四、本文的创新之处第11页
 五、本文的研究意义和方法第11-13页
第一章 “易堂九子”及“易堂”的来由概述第13-15页
 一、易堂九子的由来第13页
 二、易堂的由来第13-15页
第二章 九子及其著作和成就第15-20页
 一、九子及其著作和成就综论第15页
 二、魏禧的著作和成就第15-16页
 三、魏礼的著作和成就第16-17页
 四、魏际瑞的著作和成就第17页
 五、彭士望的著作和成就第17-18页
 六、邱维屏的著作和成就第18页
 七、其他诸子的著作和成就第18-20页
第三章 九子的学术观点、旨趣之比较研究第20-31页
 一、九子的学术观点、旨趣不同之原因第20页
 二、魏禧的学术观点、旨趣分析研究第20-23页
 三、魏礼的学术观点、旨趣分析研究第23-24页
 四、魏际瑞的学术观点、旨趣分析研究第24-26页
 五、彭士望的学术观点、旨趣分析研究第26-27页
 六、邱维屏的学术观点、旨趣分析研究第27-29页
 七、其他诸子的学术观点、旨趣分析研究第29页
 八、易堂九子学术观点及旨趣的异同第29-31页
第四章 易堂九子的“易堂学”在清初的影响地位第31-36页
 一、清初学风情况第31页
 二、九子的影响和地位第31-36页
第五章 易堂九子与明清实学的关系第36-42页
 一、明清实学第36-37页
 二、九子与明清实学第37-42页
结论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致谢第45-46页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唐政治教化论略
下一篇:隋与突厥经济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