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线性时滞系统的模糊控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非线性时滞系统的模糊控制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第2章 预备知识 | 第16-34页 |
·模糊控制理论 | 第16-19页 |
·模糊推理模型 | 第16-18页 |
·模糊推理模型对应的Mandani算法介绍 | 第18-19页 |
·模糊逻辑系统的基本结构 | 第19-27页 |
·模糊Takaki-Sugeno模型 | 第21页 |
·状态反馈控制系统的分析 | 第21-27页 |
·Lvapunov稳定性 | 第27-30页 |
·线性矩阵不等式简介 | 第30-32页 |
·相关引理 | 第32-34页 |
第3章 连续模糊时滞系统的模糊控制 | 第34-47页 |
·引言 | 第34页 |
·问题描述及主要结果 | 第34-45页 |
·模糊状态反馈控制器的设计 | 第36-40页 |
·基于模糊观测器的输出反馈控制 | 第40-45页 |
·模型仿真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离散模糊时滞系统的控制设计 | 第47-57页 |
·引言 | 第47页 |
·状态描述及主要结果 | 第47-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5章 T-S模糊时滞系统的放松的稳定性条件 | 第57-64页 |
·引言 | 第57页 |
·T-S模糊时滞模型的基本的稳定性条件 | 第57-58页 |
·主要结果 | 第58-62页 |
·数值例子 | 第62-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结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研究生履历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