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树种论文--阔叶乔木论文--杨论文

杨树不定根发育的基因表达调控研究

致谢第1-4页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36页
 1 根系发育生物学研究进展第11-19页
   ·生长素调控不定根发生发育的分子机理第11-15页
   ·不定根发生过程中的特异表达基因第15-16页
   ·林木插穗生根机理研究第16-19页
 2 林木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第19-27页
   ·杨树全基因组测序计划第19-22页
   ·林木分子生物学资源第22-23页
   ·林木典型生长发育现象的分子基础第23-25页
     ·次生生长与应力材的形成第23-24页
     ·林木开花调控机制与季节性休眠第24-25页
     ·转基因林木改良特性第25页
   ·林木遗传基因组学和关联基因组学第25-27页
 3 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应用第27-33页
   ·基因芯片概述第27-29页
   ·基因芯片在林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第29-30页
   ·Affymetrix 基因芯片技术第30-32页
     ·寡聚核苷酸原位光刻技术第30-31页
     ·独特的PM-MM 探针设计第31-32页
     ·严格的质控标准第32页
   ·杨树全基因组芯片第32-33页
 4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及技术路线第33-36页
   ·立题依据第33-34页
   ·南林895 杨背景介绍第34页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第34-36页
第二章 杨树不定根发育的全基因组芯片检测和质控评估第36-50页
 1 研究材料第37页
 2 实验方法第37-44页
   ·插穗生根水培试验第37-38页
   ·总RNA 提取与纯化第38-39页
   ·基因芯片杂交实验第39-44页
   ·芯片杂交实验质控分析第44页
 3 结果与讨论第44-49页
   ·芯片实验设计第44-45页
   ·插穗生根材料总RNA 提取第45-46页
   ·杨树全基因组芯片的质控评估第46-47页
   ·生物学重复样本相关性分析第47-48页
   ·插穗不定根发育芯片实验的取样策略第48-49页
 4 小结第49-50页
第三章 杨树全基因组芯片数据分析第50-69页
 1 研究材料第51页
 2 实验方法第51-55页
   ·基因表达谱数据分析第51-52页
   ·芯片结果实时定量RT-PCR验证第52-55页
 3 结果与分析第55-67页
   ·基因芯片数据的预处理和归一化第55-56页
   ·显著差异表达基因筛选第56-58页
   ·杨树全基因组芯片结果的验证第58-61页
     ·内对照基因的确定第58-59页
     ·基因芯片结果的实时定量RT-PCR 验证第59-61页
   ·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注释第61-67页
     ·GO 功能分类第64-65页
     ·KEGG 代谢通路分析第65-66页
     ·显著差异表达基因染色体定位第66-67页
 4 小结第67-69页
第四章 杨树不定根发育差异表达基因功能分析第69-105页
 1 生长素信号传导相关基因第70-79页
 2 泛素降解途径相关基因第79-85页
 3 与小RNA产生及其功能发生相关基因第85-88页
 4 转录因子第88-100页
   ·SCR与SHR转录因子第88-91页
   ·NAC转录因子第91-93页
   ·MYB转录因子第93-97页
   ·WRKY转录因子第97-100页
 5 其他根系发育相关基因第100-105页
   ·LBD基因第100-101页
   ·RHD基因第101-102页
   ·LRP1基因第102-103页
   ·ALF基因第103页
   ·CLV基因第103-104页
   ·STM基因第104-105页
第五章 杨树不定根发育相关基因的克隆、表达载体构建及其遗传转化第105-139页
 1 研究材料第105页
 2 实验方法第105-116页
   ·不定根发生发育相关基因的克隆第105-111页
     ·相关基因的同源克隆第105-108页
     ·相关基因的RACE 克隆第108-110页
     ·启动子克隆第110-111页
   ·克隆基因的表达分析第111页
   ·植物表达载体构建第111-114页
     ·TOPO PCR 反应第111-112页
     ·pENTR/D-TOPO Cloning (BP reaction)第112-113页
     ·Gateway 目的载体准备第113页
     ·LR 反应(LR reaction)第113-114页
   ·遗传转化第114-116页
     ·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与转化第114页
     ·花器官浸泡法转化拟南芥第114-115页
     ·叶盘法转化南林895杨第115-116页
     ·茎段法转化杂种山杨T89第116页
 3 结果与分析第116-138页
   ·克隆基因的序列分析及功能预测第117-132页
     ·Aux/IAA 基因功能分析第118-123页
       ·杨树 Aux/IAA 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第118-121页
       ·PeAux/IAA 基因在插穗生根中的表达分析第121-122页
       ·PeAux/IAA2 基因启动子序列分析第122-123页
     ·ABP1 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第123-126页
     ·RHD3 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第126-129页
     ·杨树AGO 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第129-130页
     ·PeNAC1 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第130-132页
   ·表达载体构建及其遗传转化第132-135页
     ·BP 反应阳性克隆检测第133-134页
     ·LR 反应阳性重组子检测第134-135页
   ·转基因植株的初步检测与表型观察第135-138页
     ·转基因植株的PCR 检测第135页
     ·转基因植株的表型观察第135-138页
 4 小结第138-139页
第六章 杨树不定根发育的eQTLs 分析第139-151页
 1 研究材料第139页
 2 实验方法第139-140页
   ·遗传图谱构建与QTL定位第139-140页
   ·生根性状eQTLs分析第140页
 3 结果与分析第140-150页
   ·生根性状QTLs定位第140-144页
   ·生根性状eQTLs表达谱分析第144-148页
     ·显著差异表达eQTLs筛选第144-145页
     ·生根数(TNR)性状eQTLs分析第145-147页
     ·最大根长(MRL)性状eQTLs分析第147-148页
   ·不定根发生eQTLs的遗传分析第148-150页
 4 小结第150-151页
参考文献第151-166页
详细摘要第166-169页

论文共1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北美一球悬铃木无性系选育及其体胚发生等快繁技术研究
下一篇:响叶杨×银白杨遗传图谱构建及杨属图谱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