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有机粉状载体表面分形维数与其承载能力关系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1 绪论第10-15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第10-14页
     ·分形模型的建立及分形维数的测定第12-13页
     ·粉体分形特征与粉体特性之间关联性的研究第13-14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4-15页
     ·有机粉状载体表面分形维数测定方法的建立第14页
     ·常用载体表面分形维数的测定和比较第14页
     ·有机粉状载体承载能力的计算和分形表征第14-15页
2 基于电镜扫描的载体表面分形维数的测定第15-38页
   ·分形原理和分形维数第15-16页
   ·材料和方法第16-18页
     ·试验材料第16页
     ·仪器和设备第16页
     ·试验材料的干燥与分级第16页
     ·颗粒高倍电镜图像的观察第16页
     ·有机粉状载体颗粒的图像处理流程与表面分形维数的计算第16-18页
   ·结果与分析第18-36页
     ·有机粉状载体颗粒形貌的观察与比较第18-21页
     ·玉米粉和米糠粉颗粒表面分形维数D_(S1)和D_(S2)的测定结果与分析第21-32页
     ·有机粉状载体颗粒表面分维数与粒径范围和粉体种类相关性分析第32-34页
     ·有机粉状载体表面分形维数的变化规律第34-36页
     ·两种测定方法的比较第36页
   ·小结第36-38页
3 有机粉状载体相对承载能力的测定第38-51页
   ·材料和方法第38-40页
     ·试验设备和材料第38页
     ·材料的预处理第38-39页
     ·试验方法第39-40页
     ·有机粉状载体相对承载能力的计算第40页
     ·试验方案第40页
   ·结果与分析第40-49页
     ·吸收曲线的绘制与最佳吸收波长的选取第40-41页
     ·标准曲线的绘制第41-42页
     ·FeSO_4·H_2O的标定第42页
     ·有机粉状载体承载能力的计算第42-43页
     ·有机粉状载体对承载能力影响因素的分析第43-46页
     ·有机粉状载体承载能力的变化规律第46-49页
   ·小结第49-51页
4 有机粉状载体承载能力与其表面分形维数关系模型的建立第51-63页
   ·有机粉状载体承载能力与其表面分形维数D_(S1)关系模型的建立第51-56页
     ·玉米粉承载能力与其表面分形维数D_(S1)关系模型的建立第51-54页
     ·米糠粉承载能力与其表面分形维数D_(S1)关系模型的建立第54-56页
   ·有机粉状载体承载能力与其表面分形维数D_(S2)关系模型的建立第56-61页
     ·玉米粉承载能力与其表面分形维数D_(S2)关系模型的建立第56-58页
     ·米糠粉承载能力与其表面分形维数D_(S2)关系模型的建立第58-61页
   ·小结第61-63页
5 结论与讨论第63-65页
   ·主要结论第63-64页
   ·讨论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致谢第68-69页
附录第69-74页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园林产业园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南宁花花大世界园林产业示范园区为例
下一篇:VC、VE对亚硝酸盐胁迫下异育银鲫血液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