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劳动参与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浙江省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11页 |
| 1 引言 | 第11-17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4-17页 |
| 2 相关概念和研究综述 | 第17-29页 |
| ·劳动参与概述 | 第17-21页 |
| ·劳动参与、就业和失业 | 第17-18页 |
| ·劳动参与和劳动供给 | 第18-19页 |
| ·劳动参与的影响因素 | 第19-20页 |
| ·劳动参与和残疾人就业 | 第20-21页 |
| ·残疾人及其就业概述 | 第21-25页 |
| ·残疾人的定义及分类 | 第21-22页 |
| ·残疾人就业的定义及意义 | 第22-24页 |
| ·残疾人的就业形式 | 第24-25页 |
| ·残疾人劳动参与研究概述 | 第25-27页 |
| ·国外关于残疾人劳动参与的研究 | 第25-26页 |
| ·国内关于残疾人劳动参与的研究 | 第26-27页 |
| ·小结 | 第27-29页 |
| 3 残疾人劳动参与的现状与特征 | 第29-51页 |
| ·残疾人劳动参与四大效应诠释 | 第29-33页 |
| ·三个指标之间的关系 | 第29页 |
| ·残疾对劳动参与的四大效应 | 第29-33页 |
| ·资料来源及说明 | 第33-34页 |
| ·调查简介 | 第33页 |
| ·数据概况 | 第33-34页 |
| ·残疾人劳动参与状况及特征 | 第34-48页 |
| ·不同性别残疾人劳动参与状况及特征 | 第35-36页 |
| ·不同年龄段的城乡残疾人劳动参与状况及特征 | 第36-39页 |
| ·不同年龄段残疾人劳动参与的性别差异状况及特征 | 第39-42页 |
| ·不同受教育程度残疾人劳动参与状况及特征 | 第42-45页 |
| ·不同类别残疾人劳动参与状况及特征 | 第45-47页 |
| ·残疾人劳动参与的总体特征 | 第47-48页 |
| ·小结 | 第48-51页 |
| 4 残疾人劳动参与的影响因素 | 第51-67页 |
| ·效用最大化与劳动参与的影响因素 | 第51-52页 |
| ·模型及计量方法 | 第52-53页 |
| ·数据说明与变量选取 | 第53-56页 |
| ·数据说明 | 第53页 |
| ·变量简介及其作用方向预期 | 第53-56页 |
| ·模型估计与结果 | 第56-61页 |
| ·模型估计与检验 | 第56-59页 |
| ·模型估计的结果 | 第59-61页 |
| ·就业的影响因素 | 第61-63页 |
| ·变量简介及其作用方向预期 | 第61-62页 |
| ·模型估计的结果 | 第62-63页 |
| ·劳动参与和就业 | 第63-66页 |
| ·劳动参与和就业的影响因素 | 第63-65页 |
| ·对影响因素的思考 | 第65-66页 |
| ·小结 | 第66-67页 |
| 5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 第67-75页 |
| ·研究结论 | 第67-70页 |
| ·总体和分性别角度的讨论 | 第67-68页 |
| ·分城乡角度的讨论 | 第68页 |
| ·分年龄段角度的讨论 | 第68页 |
| ·分受教育程度角度的讨论 | 第68-69页 |
| ·分残疾类别角度的讨论 | 第69页 |
| ·其它影响因素角度的讨论 | 第69-70页 |
| ·政策启示 | 第70-75页 |
| ·以预防残疾和促进康复带动残疾人劳动就业 | 第70-71页 |
| ·对男女残疾人实行不同的福利提升计划 | 第71页 |
| ·促进残疾人就业的区域协作 | 第71-72页 |
| ·加大残疾人的失业保障力度 | 第72页 |
| ·通过消除受教育歧视改善残疾人职业结构 | 第72页 |
| ·加强残疾人信息的收集及统计工作 | 第72-75页 |
| 6 研究展望与不足 | 第75-77页 |
| ·研究展望 | 第75页 |
|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75-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3页 |
| 附录 | 第83-85页 |
| 附录1: 住户调查表 | 第83-84页 |
| 附录2: 残疾人调查表 | 第84-8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85-87页 |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