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1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1-19页 |
·研究对象 | 第11-12页 |
·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12-13页 |
·分离、提纯DNA | 第13-14页 |
·IL-16 启动子区(-295T/C)基因多态性分析 | 第14-15页 |
·IL-18 启动子1 区(-607C/A、-137G/C)基因多态性分析 | 第15-17页 |
·统计分析 | 第17-19页 |
第三章 结果 | 第19-28页 |
·IL-16 启动子区(-295T/C)位点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 | 第19-21页 |
·IL-18 启动子区1(-607C/A、-137G/C)位点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 | 第21-28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28-35页 |
·哮喘遗传学研究方法 | 第28-29页 |
·IL-16 基因多态性与哮喘 | 第29-30页 |
·IL-18 基因多态性与哮喘 | 第30-33页 |
·基因多态性与哮喘相关性研究中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3-35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35-36页 |
·研究小结 | 第35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35-36页 |
致谢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1页 |
综述 | 第41-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