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一、非洲雕刻的美学价值 | 第9-18页 |
(一) 非洲雕刻的内容美 | 第9-12页 |
1. 非洲雕刻的民族性 | 第10-11页 |
2. 非洲雕刻的愉悦性 | 第11页 |
3. 非洲雕刻的威慑性 | 第11-12页 |
(二) 非洲雕刻的形式美 | 第12-15页 |
1.正面性与对称性 | 第12-13页 |
2. 单纯与简约性 | 第13-14页 |
3. 韵味与节奏感 | 第14-15页 |
(三) 非洲雕刻的风格美 | 第15-18页 |
1. 中非艺术的风格特征 | 第15-16页 |
2. 西非艺术的风格特征 | 第16-18页 |
二、美学价值形成的原因 | 第18-23页 |
(一) 非洲雕刻与传统宗教信仰的相溶性 | 第18-21页 |
1. 非洲雕刻中自然崇拜的溶入 | 第18-19页 |
2. 非洲雕刻中祖先崇拜的溶入 | 第19-20页 |
3. 非洲雕刻中图腾崇拜的溶入 | 第20-21页 |
(二) 非洲雕刻与非洲人伦理习俗的必然联系 | 第21-23页 |
1. 非洲雕刻与生育习俗 | 第21页 |
2. 非洲雕刻与丧葬习俗 | 第21-22页 |
3. 非洲雕刻与节日庆典 | 第22-23页 |
三、美学价值的现代意义 | 第23-29页 |
(一) 非洲雕刻的可塑性与形式美因素在马蒂斯作品中的运用 | 第23-25页 |
(二) 毕加索对非洲雕刻的理性运用 | 第25-26页 |
(三) 非洲雕刻的抽象性对布朗库西的影响 | 第26-29页 |
结语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2页 |
附录 | 第32-34页 |
后记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