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概述 | 第9-11页 |
·CFG桩复合地基特点 | 第11-13页 |
·CFG桩复合地基简介 | 第11-12页 |
·CFG桩复合地基的工程特性 | 第12-13页 |
·CFG桩复合地基主要优点 | 第13页 |
·本文的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3-15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13-14页 |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CFG桩复合地基计算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8-19页 |
第二章 CFG桩复合地基作用机理及沉降计算方法 | 第19-37页 |
·CFG桩复合地基桩土协调变形机理 | 第19页 |
·CFG桩复合地基负摩阻力作用机理 | 第19-21页 |
·CFG桩复合地基加固机理 | 第21-22页 |
·CFG桩复合地基破坏形式 | 第22-23页 |
·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 第23-32页 |
·复合地基变形计算的解析法 | 第23-25页 |
·复合地基变形计算的数值解法 | 第25-27页 |
·复合地基变形计算的半经验半理论方法 | 第27-32页 |
·CFG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规范推荐方法 | 第32-34页 |
·变形计算应注意的问题 | 第34-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CFG桩复合地基理论计算 | 第37-49页 |
·变形模式 | 第37-38页 |
·基本假定 | 第38-39页 |
·复合地基计算公式推导 | 第39-48页 |
·桩体和土体变形计算 | 第39-43页 |
·桩顶刺入量和桩端刺入量 | 第43-44页 |
·CFG桩复合地基的变形协调方程 | 第44-45页 |
·CFG桩复合地基方程求解 | 第45-46页 |
·褥垫层的最小厚度 | 第46-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CFG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公式修正及工程实例分析 | 第49-62页 |
·工程概况 | 第49页 |
·现场试验 | 第49-51页 |
·现场资料及计算参数 | 第51页 |
·计算过程及分析 | 第51-59页 |
·常压缩模量条件的对比计算 | 第52-55页 |
·变压缩模量条件的对比计算(变模量方法) | 第55-58页 |
·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58-59页 |
·褥垫层的最小厚度 | 第59页 |
·按沉降控制的优化设计思想 | 第59-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CFG桩复合地基沉降数值计算 | 第62-95页 |
·有限元法简述 | 第62-63页 |
·有限元分析原理 | 第63-68页 |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方程 | 第63-66页 |
·土体有限元分析的本构模型 | 第66-68页 |
·ANSYS有限元程序介绍 | 第68-69页 |
·ANSYS有限元程序的分析功能 | 第68页 |
·ANSYS有限元程序的前后处理功能 | 第68-69页 |
·图形处理功能 | 第69页 |
·复合地基有限元分析 | 第69-72页 |
·有限元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69页 |
·模型建立假定 | 第69-70页 |
·模型具体建立 | 第70-71页 |
·接触单元的建立 | 第71-72页 |
·单桩有限元分析 | 第72-75页 |
·计算模型及参数确定 | 第72-73页 |
·模型合理性验证 | 第73-75页 |
·群桩有限元分析 | 第75-79页 |
·列车动应力对地基产生的影响 | 第76页 |
·桩网结构概述 | 第76页 |
·群桩复合地基力学模型及物理力学参数 | 第76-77页 |
·复合地基加桩前后效果对比 | 第77-79页 |
·影响群桩沉降的基本因素 | 第79-88页 |
·褥垫层厚度变化对桩土沉降的影响 | 第79-81页 |
·褥垫层变形模量变化对桩土沉降的影响 | 第81-83页 |
·土体模量的变化对桩土沉降的影响 | 第83-85页 |
·桩的模量变化对桩土沉降的影响 | 第85-86页 |
·桩径变化对桩土沉降的影响 | 第86-87页 |
·桩间距变化对桩土沉降的影响 | 第87-88页 |
·正交试验 | 第88-93页 |
·正交试验设计的发展与应用 | 第89页 |
·正交试验设计的基本步骤 | 第89-90页 |
·正交试验的结果分析 | 第90页 |
·复合地基数值模拟试验方案设计 | 第90-92页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92-93页 |
·本章小结 | 第93-9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5-97页 |
·结论 | 第95-96页 |
·展望 | 第96-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2页 |
致谢 | 第102-10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参与科研情况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