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国内外“荷载横向分布”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ANSYS 简介 | 第11页 |
·论文的主要任务及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11-13页 |
第二章 “荷载横向分布”计算方法原理概要 | 第13-18页 |
·杠杆原理法 | 第13页 |
·适用条件 | 第13页 |
·计算原理 | 第13页 |
·偏心压力法(刚性横梁法) | 第13-15页 |
·适用条件 | 第13页 |
·计算原理 | 第13-15页 |
·横向铰接板(梁)法与刚接板(梁)法 | 第15-16页 |
·铰接板(梁)法和刚接板(梁)法适用条件 | 第15页 |
·铰接板(梁)法和刚接板(梁)法计算原理 | 第15-16页 |
·比拟正交异性板法(G-M 法) | 第16-17页 |
·适用条件 | 第16页 |
·计算原理 | 第16-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三章 连续梁桥横向分布的简化计算 | 第18-23页 |
·荷载横向分布的计算方法之一———等代简支板法 | 第18-20页 |
·荷载横向分布的计算方法之二———等挠度跨径换算法 | 第20-21页 |
·荷载横向分布的计算方法之三———反弯点分割的静定梁法 | 第21页 |
·荷载横向分布的计算方法之四———弹性支撑连续梁法 | 第2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四章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3-31页 |
·有限元方法简介 | 第23-24页 |
·三维实体单元基本原理 | 第24-29页 |
·坐标转换与位移模式 | 第24-25页 |
·应变与应力 | 第25-28页 |
·单元刚度矩阵 | 第28-29页 |
·等效结点荷载的计算 | 第29页 |
·预制装配式连续小箱梁桥的离散方法 | 第29-30页 |
·预制装配式连续小箱梁桥的离散方法 | 第29页 |
·施加约束与荷载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五章 算例分析 | 第31-74页 |
·利用等代简支板法计算不同跨数的中梁跨中截面等代刚度 | 第32-33页 |
·利用等代简支板法计算不同跨数的边梁跨中截面等代刚度 | 第33-34页 |
·利用等代简支板法计算三跨端部截面等代刚度 | 第34-35页 |
·算例一四片纵梁三跨连续梁的分析 | 第35-45页 |
·四片纵梁三跨连续梁基本数据 | 第35-36页 |
·空间计算模型 | 第36-37页 |
·三跨连续梁加载位置 | 第37-38页 |
·计算过程与结果 | 第38-44页 |
·结果分析 | 第44-45页 |
·算例二四片纵梁四跨连续梁的分析 | 第45-53页 |
·空间计算模型 | 第45页 |
·四跨连续梁加载位置 | 第45-46页 |
·计算过程与结果 | 第46-52页 |
·结果分析 | 第52-53页 |
·算例三四片纵梁五跨连续梁的分析 | 第53-63页 |
·空间计算模型 | 第53页 |
·五跨连续梁加载位置 | 第53-55页 |
·计算过程与结果 | 第55-62页 |
·结果分析 | 第62-63页 |
·算例四四片纵梁三跨连续梁连续端的分析 | 第63-72页 |
·四片纵梁三跨连续梁基本数据 | 第63-64页 |
·空间计算模型 | 第64页 |
·三跨连续梁加载位置 | 第64-65页 |
·计算过程与结果 | 第65-70页 |
·结果分析 | 第70-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结论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