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13页 |
| ABSTRACT | 第13-1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7页 |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5-20页 |
| ·背景 | 第15-16页 |
| ·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绿化采用节水灌溉的必要性 | 第16-18页 |
| ·采用渗灌技术的可行性及优越性 | 第18-2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0-24页 |
| ·国外渗灌技术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 ·国内渗灌技术研究现状 | 第21-24页 |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4-27页 |
| ·主要研究的内容 | 第24页 |
| ·技术路线 | 第24-27页 |
| 第二章 渗灌技术和渗灌机理 | 第27-33页 |
| ·渗灌及渗灌技术 | 第27-28页 |
| ·渗灌技术要点 | 第28-30页 |
| ·渗灌管的埋深 | 第28-29页 |
| ·渗灌管的间距 | 第29页 |
| ·渗灌灌水压力 | 第29页 |
| ·渗灌管的长度与坡度 | 第29页 |
| ·渗灌管的出流量 | 第29-30页 |
| ·渗灌技术优点及工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 第30-33页 |
| ·渗灌的优点 | 第30-31页 |
| ·渗灌在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绿化中存在的问题 | 第31-33页 |
| 第三章 渗管渗水实验及土壤水分运动情况研究 | 第33-75页 |
| ·渗水实验研究 | 第33-38页 |
| ·实验材料 | 第33-34页 |
| ·实验装置 | 第34-35页 |
| ·实验方法 | 第35-37页 |
| ·实验测试内容 | 第37页 |
| ·实验方案 | 第37-38页 |
| ·渗管渗水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8-64页 |
| ·渗管渗水均匀性与稳定性分析 | 第38-62页 |
| ·渗灌管合理长度及压力范围 | 第62-63页 |
| ·渗管出流规律 | 第63-64页 |
| ·渗灌条件下的土壤水分运动机理及水力特性 | 第64-66页 |
| ·微孔管渗灌的水分入渗机理 | 第64页 |
| ·微孔管渗灌的水力特性 | 第64-66页 |
| ·渗灌条件下的土壤水分运动实体模型实验及入渗情况分析 | 第66-74页 |
| ·土壤水分运动实体模型实验 | 第66-67页 |
| ·渗灌条件下土壤入渗状况分析 | 第67-73页 |
| ·实验结果 | 第73-74页 |
| ·测试结论与建议 | 第74-75页 |
| ·测试结论 | 第74页 |
| ·建议 | 第74-75页 |
| 第四章 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渗灌系统设计 | 第75-97页 |
| ·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渗灌设计原则 | 第75-76页 |
| ·渗灌灌溉制度 | 第76-79页 |
| ·灌溉保证率 | 第76页 |
| ·灌溉制度 | 第76-79页 |
| ·渗灌系统的组成 | 第79-88页 |
| ·水源 | 第79页 |
| ·首部装置 | 第79-85页 |
| ·输配水管网 | 第85-86页 |
| ·管道附件 | 第86-88页 |
| ·材料选用、管网布置 | 第88-92页 |
| ·管材的选择 | 第88-90页 |
| ·管网布置 | 第90-92页 |
| ·管网水力学计算 | 第92-93页 |
| ·水力计算方法 | 第92-93页 |
| ·渗灌管网水力计算时应注意的问题 | 第93页 |
| ·渗灌的自动化装置 | 第93页 |
| ·顺序自动化控制装置 | 第93页 |
| ·非顺序自动化控制装置 | 第93页 |
| ·渗灌防堵设计 | 第93-94页 |
| ·设计与施工中要进一步考虑的问题 | 第94-95页 |
| ·结论 | 第95-97页 |
| 第五章 京福高速公路枣庄段中央分隔带渗灌系统研究 | 第97-127页 |
| ·枣庄地区社会、经济与地理条件 | 第97-101页 |
| ·自然环境 | 第97-99页 |
| ·社会经济状况 | 第99页 |
| ·高速公路道路结构概况 | 第99-101页 |
| ·灌溉保证率和节水灌溉制度 | 第101-102页 |
| ·灌溉保证率 | 第101页 |
| ·灌溉制度 | 第101-102页 |
| ·典型工程设计 | 第102-105页 |
| ·水源工程设计 | 第102-103页 |
| ·机井设计 | 第103-105页 |
| ·管网系统设计 | 第105-121页 |
| ·管网布置 | 第105-108页 |
| ·管道系统水力计算 | 第108-121页 |
| ·首部控制枢纽设计 | 第121-124页 |
| ·水泵 | 第121-122页 |
| ·过滤设备 | 第122-124页 |
| ·施肥罐 | 第124页 |
| ·进排气装置 | 第124页 |
| ·测量装置 | 第124页 |
| ·管道附件 | 第124页 |
| ·渗灌自动化系统设计 | 第124-125页 |
| ·渗管防堵设计 | 第125页 |
| ·结论 | 第125-127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127-131页 |
| ·结论与建议 | 第127-128页 |
| ·主要创新点 | 第128-13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1-135页 |
| 致谢 | 第135-136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