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前言 | 第10-25页 |
·食物中亚硝酸盐的来源及作用 | 第10-11页 |
·蔬菜中亚硝酸盐的来源 | 第10-11页 |
·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来源和作用 | 第11页 |
·亚硝酸盐与人体健康和亚硝胺的形成 | 第11-13页 |
·亚硝胺的生成条件 | 第11-12页 |
·亚硝酸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 第12-13页 |
·腌渍菜中亚硝酸盐残留 | 第13-16页 |
·影响腌渍菜中亚硝酸盐残留的几种因素 | 第13-15页 |
·预防亚硝酸盐产生的措施 | 第15页 |
·降低腌渍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最新技术 | 第15-16页 |
·乳酸菌在腌渍菜中的应用 | 第16-20页 |
·腌渍菜发酵过程中的乳酸菌 | 第16-17页 |
·腌渍菜中乳酸菌发酵的机理 | 第17-20页 |
·乳酸菌的生理及保健功能 | 第20-21页 |
·亚硝酸盐的稳定性及降解机理 | 第21-22页 |
·亚硝酸盐在各种条件下的化学反应 | 第21-22页 |
·与蛋白质结合的反应 | 第22页 |
·微生物发酵作用 | 第22页 |
·直接参与代谢 | 第22页 |
·降解亚硝酸盐的研究现状 | 第22-24页 |
·化学方法 | 第22-23页 |
·生物方法 | 第23-24页 |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4页 |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5-32页 |
·材料 | 第25-28页 |
·供试材料 | 第25页 |
·主要药品 | 第25-26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6-27页 |
·主要培养基 | 第27页 |
·主要溶液配制 | 第27-28页 |
·实验方法 | 第28-32页 |
·乳酸菌的分离 | 第28页 |
·菌株产乳酸鉴定 | 第28页 |
·最适生长温度的测定 | 第28页 |
·培养液中亚硝酸盐的测定实验 | 第28页 |
·pH测定 | 第28页 |
·菌种的鉴定 | 第28-30页 |
·分离菌种特性鉴定 | 第30页 |
·亚硝酸盐的测定 | 第30-31页 |
·接种发酵白菜工艺流程 | 第31页 |
·可滴定酸的测定 | 第31-32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2-52页 |
·亚硝酸盐的检测及提取条件的确定 | 第32-34页 |
·亚硝酸钠标准曲线 | 第32页 |
·提取条件的确定 | 第32-34页 |
·乳酸菌分离 | 第34-35页 |
·乳酸菌的分离 | 第34页 |
·菌株产乳酸鉴定 | 第34页 |
·最适生长温度确定 | 第34-35页 |
·乳酸菌降解亚硝酸盐的研究 | 第35-38页 |
·乳酸菌降解亚硝酸盐实验 | 第35-37页 |
·pH对亚硝酸盐降解的影响 | 第37-38页 |
·菌种鉴定 | 第38-39页 |
·生理生化特性鉴定 | 第38-39页 |
·运动性检查 | 第39页 |
·最终鉴定 | 第39页 |
·乳酸菌特性 | 第39-41页 |
·生长曲线的绘制 | 第39-40页 |
·耐盐性实验 | 第40-41页 |
·乳酸菌LAB-ME-0603降解亚硝酸盐特性的研究 | 第41-50页 |
·pH对乳酸菌LAB-ME-0603降解亚硝酸盐的影响 | 第41-43页 |
·温度对乳酸菌LAB-ME-0603酶降解亚硝酸盐的影响 | 第43-45页 |
·接种量对乳酸菌LAB-ME-0603酶降解亚硝酸盐的影响 | 第45-47页 |
·底物对乳酸菌LAB-ME-0603酶降解亚硝酸盐的影响 | 第47-49页 |
·培养时间对乳酸菌LAB-ME-0603酶降解亚硝酸盐的影响 | 第49-50页 |
·乳酸菌纯种发酵白菜的研究 | 第50-52页 |
·纯种发酵和自然发酵白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 | 第50页 |
·纯种发酵和自然发酵白菜中pH和可滴定酸的变化 | 第50-52页 |
4 结论 | 第52-53页 |
5 展望 | 第53-54页 |
6 参考文献 | 第54-61页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1-62页 |
8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