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8页 |
1. 绪论 | 第18-42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8-23页 |
·研究背景 | 第18-21页 |
·理论意义 | 第21-22页 |
·实践意义 | 第22-23页 |
·基本概念与研究范围 | 第23-27页 |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述评 | 第27-34页 |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第27-31页 |
·国内的相关研究进展 | 第31-33页 |
·国内外研究的简要评论 | 第33-34页 |
·本文的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 | 第34-39页 |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34-38页 |
·研究方法 | 第38-39页 |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存在的局限 | 第39-42页 |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39-40页 |
·存在的局限 | 第40-42页 |
2. 地区竞争与产业空间结构演进关系的理论基础 | 第42-58页 |
·地区竞争的比较优势理论 | 第42-48页 |
·古典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 | 第43-45页 |
·比较优势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 第45-48页 |
·竞争优势理论 | 第48-51页 |
·地方政府竞争理论 | 第51-53页 |
·产业转移和产业聚集理论 | 第53-58页 |
·产业转移理论 | 第53-55页 |
·产业聚集理论 | 第55-58页 |
3. 地区利益最大化是地区竞争的内在动力 | 第58-76页 |
·利益和地区利益的内涵 | 第59-60页 |
·地区利益形成的制度条件 | 第60-62页 |
·地区利益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 | 第62-68页 |
·地区发展视角中的地区利益构成 | 第63-68页 |
·区际关系视角中的地区利益主体结构 | 第68页 |
·利益摩擦可能引起地区间“不合意”竞争的几种情况 | 第68-76页 |
·不平衡发展与地区利益竞争 | 第70-71页 |
·“比较利益陷阱”与地区利益竞争 | 第71-73页 |
·地区经济活动的外部性与地区利益竞争 | 第73-76页 |
4. 地区竞争的制度环境 | 第76-91页 |
·制度的内涵及其构成与相互关系 | 第77-82页 |
·制度的概念与特征 | 第77-80页 |
·制度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 | 第80-82页 |
·制度环境与产业成长 | 第82-84页 |
·产业成长的影响因素 | 第82-83页 |
·制度环境对产业成长的影响 | 第83-84页 |
·制度环境对地区竞争的影响 | 第84-91页 |
·制度环境的内涵与类型 | 第84页 |
·宏观制度环境对地区竞争的影响 | 第84-86页 |
·地区制度创新及其对区际竞争的影响 | 第86-91页 |
5. 地区竞争的基本内容、方式、手段及机制 | 第91-109页 |
·地区竞争基本内容 | 第92-95页 |
·基于产品市场上的地区竞争 | 第93-94页 |
·基于要素市场上的地区竞争 | 第94-95页 |
·地区竞争方式的比较分析:从重复博弈的角度 | 第95-100页 |
·地区竞争的基本手段 | 第100-105页 |
·财政竞争 | 第101-102页 |
·规制竞争 | 第102-103页 |
·制度竞争 | 第103-105页 |
·地区竞争的基本机制 | 第105-109页 |
·产业发展环境形成机制 | 第105-106页 |
·要素所有者的区位选择机制 | 第106-107页 |
·要素退出机制 | 第107-109页 |
6. 地区竞争对国家产业空间结构演进的影响机制 | 第109-129页 |
·地区竞争的实质:产业竞争 | 第110-114页 |
·地区经济增长与地区产业结构升级 | 第110-112页 |
·地区竞争与地区产业组织成长 | 第112-114页 |
·地区产业竞争和国家产业空间结构的形成 | 第114-122页 |
·地区产业结构的自主升级与地区间工业化竞争 | 第115-118页 |
·基于比较优势的产业竞争与地区产业分工的形成 | 第118-120页 |
·地区竞争优势的创立与地区生产专业化的形成 | 第120-122页 |
·地区竞争与产业空间结构的动态演进 | 第122-126页 |
·地区竞争与国家产业空间结构的动态演进:产业转移角度 | 第122-123页 |
·地区竞争与国家产业空间结构的动态演进:产业聚散角度 | 第123-126页 |
·地区间“非合意性”竞争对产业空间结构的影响 | 第126-129页 |
7. 一个国外的典型案例:地区竞争对美国产业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 | 第129-154页 |
·美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和特点 | 第129-139页 |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美国产业结构现状:三次产业角度 | 第129-133页 |
·美国产业结构现状:产业内部结构变化角度 | 第133-139页 |
·20 世纪后半叶美国产业空间结构的演进趋势 | 第139-142页 |
·20 世纪50 年代——70 年代:后工业化阶段 | 第140-141页 |
·20 世纪80 年代——90 年代:非工业化阶段 | 第141-142页 |
·美国产业空间结构的演进趋势 | 第142-146页 |
·美国地区间分工与专业化现状 | 第142-143页 |
·美国产业集群的现状 | 第143-146页 |
·美国地区竞争及其对产业空间结构演进的影响 | 第146-151页 |
·地方政府竞争的表现形式 | 第146-150页 |
·美国的区际竞争对产业空间结构演进的积极影响 | 第150-151页 |
·经验与启示 | 第151-154页 |
8. 我国地区竞争与产业空间结构演进关系的实证分析 | 第154-178页 |
·我国产业发展的纵向结构状况和特点 | 第155-156页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空间结构及其演化 | 第156-163页 |
·改革开放初期地区产业结构呈显著趋同趋势 | 第156-158页 |
·改革开放中后期地区产业结构的差异化趋势明显增强 | 第158-163页 |
·中国地区专业化发展状况及趋势 | 第163-175页 |
·数据选择 | 第163-164页 |
·产业地区聚集和产业地区共同聚集 | 第164-175页 |
·地区间竞争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空间优化的实证分析 | 第175-178页 |
9. 结论和政策建议及后续研究展望 | 第178-185页 |
·主要结论 | 第178-180页 |
·现阶段我国地区竞争存在的问题与治理的政策建议 | 第180-184页 |
·我国现阶段地区竞争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80-181页 |
·建立规范地区竞争的长效机制 | 第181-182页 |
·治理地区竞争秩序的根本在于制度创新 | 第182-184页 |
·后续研究展望 | 第184-185页 |
参考文献 | 第185-198页 |
后记 | 第198-200页 |
致谢 | 第200-202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2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