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试述我国股指期货跨市场信息监管体系的构建

内容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导论第8-11页
 一、研究背景第8-9页
 二、文献综述第9页
 三、研究方法与结构第9-11页
第二章 股指期货概述第11-17页
 一、股指期货的概念第11页
 二、股指期货的起源与发展第11-14页
  (一) 萌芽阶段(1982——1985 年)第11-12页
  (二) 成长阶段(1986——1987 年)第12页
  (三) 停滞阶段(1988——1990 年)第12-13页
  (四) 快速发展阶段(1990 年——至今)第13-14页
 三、股指期货的特征第14-15页
  (一) 股票指数期货合约是以股票指数为基础的金融期货第14页
  (二) 股票指数期货合约所代表的指数必须是具有代表性的权威性指数第14-15页
  (三) 股指期货合约的价格是以股票指数的“点”来表示的第15页
  (四) 股票指数期货合约是现金交割的期货合约第15页
 四、股指期货的市场功能第15-17页
  (一) 价格发现功能第15页
  (二) 规避系统性风险的功能第15-16页
  (三) 风险投资功能第16-17页
第三章 我国开设股指期货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第17-26页
 一、我国开设股指期货的必要性第18-20页
  (一) 回避系统风险,保护长期投资者的利益第18-19页
  (二) 培育机构投资者,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第19页
  (三) 发挥股市筹资功能,为国民经济服务第19页
  (四) 减缓股市波动,促进证券市场的规范与发展第19-20页
  (五) 增强国际竞争力,提高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第20页
 二、我国开设股指期货的可行性第20-26页
  (一) 证券市场的发展奠定了现货市场的基础第20-21页
  (二) 期货市场的规范运作提供了制度保证第21-22页
  (三) 为推出股指期货交易相关各方在制度和技术层面已进行了充分的准备第22-24页
  (四) 我国有能力防范股指期货交易风险第24-26页
第四章 股指期货风险的认知与管理第26-34页
 一、股指期货风险的内涵第26页
 二、股指期货的风险类型第26-29页
  (一) 金融期货的一般风险第27-28页
  (二) 股指期货的特有风险第28-29页
 三、股指期货风险的特点第29-30页
  (一) 股指期货风险的高度集中性第29-30页
  (二) 股指期货风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第30页
  (三) 指期货风险的规模性和联动性第30页
  (四) 股指期货风险的可控性第30页
 四、股指期货风险的成因第30-32页
  (一) 价格波动第30-31页
  (二) 杠杆效应第31页
  (三) 非理性投机第31页
  (四) 市场机制不健全第31-32页
 五、股指期货实行跨市场信息监管的重要性第32-34页
  (一) 金融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要求监管层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信息监管第32-33页
  (二) 股指期货的内在属性要求监管层必须进行跨市场监管第33-34页
第五章 股指期货风险管理中的跨市场信息监管第34-54页
 一、股票、股指期货跨市场信息传导的一般机制及信息监管的作用第35-38页
  (一) 股票市场、股指期货市场信息的传导特性第35-36页
  (二) 跨市场信息传导的一般机制第36-37页
  (三) 信息监管对信息传导机制的影响第37-38页
 二、美国与台湾股票、期货市场跨市场信息监管措施的分析与借鉴第38-41页
  (一) 制度设计第38-39页
  (二) 机构设置第39-40页
  (三) 信息沟通机制第40-41页
 三、我国股指期货跨市场信息监管体系的构建第41-54页
  (一) 我国股指期货监管体系的现状第41-42页
  (二) 股指期货推出后跨市场信息监管体系的构建第4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5页
后记第55-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商业银行基层行经济增加值运用探讨
下一篇: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第三方存管业务--银行—证券合作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