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25页 |
1 蛭弧菌研究概况 | 第12-24页 |
·蛭弧菌的分类地位 | 第12-13页 |
·蛭弧菌的分布 | 第13-14页 |
·蛭弧菌的生活周期 | 第14-16页 |
·蛭弧菌的相关生理和理化特性 | 第16-19页 |
·噬菌蛭弧菌生长影响因素 | 第19-23页 |
·蛭弧菌在微生态的研究进展 | 第23-24页 |
2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4-25页 |
第一章 蛭弧菌Bdh5221理化特性和16S rDNA序列分析 | 第25-3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5-29页 |
·实验菌株 | 第26页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26页 |
·培养基及宿主菌悬液制备 | 第26-27页 |
·培养特性观察 | 第27页 |
·形态观察 | 第27页 |
·生理生化指标的鉴定 | 第27页 |
·药敏实验 | 第27页 |
·细菌16S rDNA测定 | 第27-28页 |
·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第28-29页 |
2 结果 | 第29-33页 |
·培养特性观察 | 第29页 |
·形态观察 | 第29页 |
·生理生化特征与药敏实验 | 第29-30页 |
·不同分离方法对蛭弧菌分离效果研究 | 第30-31页 |
·16S rDNA基因序列和系统发育学分析 | 第31-33页 |
3 讨论 | 第33-36页 |
·该细菌的培养特性观察 | 第33-34页 |
·生长特性的思考 | 第34页 |
·生理生化特征和药敏结果的探讨 | 第34页 |
·分离和确认蛭弧菌Bdh221 16S rDNA基因方法 | 第34-35页 |
·16S rDNA基因与蛭弧菌属的差异的相关思考 | 第35-36页 |
第二章 养殖水体主要水质因子对蛭弧菌Bdh5221生长的影响 | 第36-4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6-37页 |
·试验用细菌 | 第36页 |
·培养基 | 第36页 |
·宿主菌悬液制备 | 第36页 |
·试验设计 | 第36-37页 |
·细菌计数 | 第37页 |
2 结果 | 第37-39页 |
·NO_3~--N对蛭弧菌和宿主菌生长的影响 | 第37页 |
·NO_2~--N对蛭弧菌和宿主菌生长的影响 | 第37-38页 |
·NH_4~+-N对蛭弧菌和宿主菌生长的影响 | 第38页 |
·PO_4~(3-)-P对蛭弧菌和宿主菌生长的影响 | 第38-39页 |
·S~(2-)对蛭弧菌和宿主菌生长的影响 | 第39页 |
3 讨论 | 第39-41页 |
第三章 蛭弧菌Bdh5221对银鲫肠道菌群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 | 第41-50页 |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41-44页 |
·材料 | 第41-42页 |
·方法 | 第42-43页 |
·实验鱼相关免疫酶的测定 | 第43-44页 |
·统计分析 | 第44页 |
2 结果 | 第44-47页 |
·实验使用饲料中蛭弧菌的稳定性 | 第44-45页 |
·银鲫肠道蛭弧菌数量的变化 | 第45页 |
·蛭弧菌Bdh5221对银鲫肠道菌群的影响 | 第45-46页 |
·蛭弧菌Bdh5221对银鲫肠壁菌群的影响 | 第46页 |
·蛭弧菌Bdh5221对银鲫血清免疫相关酶的影响 | 第46-47页 |
3 讨论 | 第47-50页 |
·蛭弧菌在肠道定植部位和条件的研究 | 第47-48页 |
·蛭弧菌对银鲫肠道肠道菌群的影响 | 第48页 |
·免疫指标酶和肠道菌群变化的分析 | 第48-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缩略语表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