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水银洞卡林型金矿床中金的赋存特征及成因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0页 |
·研究工作简况 | 第10-12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2-19页 |
·区域构造 | 第12-14页 |
·区域地层 | 第14-16页 |
·区域岩浆岩 | 第16-17页 |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第17-18页 |
·区域矿产资源 | 第18-19页 |
第三章 水银洞卡林型金矿床地质特征 | 第19-26页 |
·灰家堡矿田地质特征 | 第19-20页 |
·金矿矿体特征 | 第20-21页 |
·水银洞金矿床含矿岩系和有利岩性组合 | 第21-23页 |
·控矿构造 | 第23-24页 |
·矿石特征 | 第24-25页 |
·围岩蚀变特征与矿物形成顺序 | 第25-26页 |
第四章 金的赋存状态研究 | 第26-48页 |
·电子探针测试方法和测试条件 | 第26-27页 |
·水银洞金矿簸箕田矿段钻孔G2的电子探针分析 | 第27-39页 |
·水银洞金矿1240段的电子探针分析 | 第39-48页 |
第五章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第48-69页 |
·微量元素 | 第48-54页 |
·稀土元素 | 第54-64页 |
·有机地球化学初步研究 | 第64-66页 |
·硫和铅同位素地球化学 | 第66-69页 |
第六章 矿床成因 | 第69-75页 |
·成矿时代 | 第69-70页 |
·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来源 | 第70-71页 |
·有利的构造、岩性和热力学条件 | 第71-72页 |
·成矿模式 | 第72-75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75-77页 |
·主要认识 | 第75-76页 |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工作 | 第80-81页 |
图版及图版说明 | 第81-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