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人口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引言 | 第8-10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8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8-9页 |
·课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9-10页 |
2.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 第10-19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0-13页 |
·可持续发展的产生和发展 | 第10-11页 |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 | 第11-12页 |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 第12-13页 |
·人口问题 | 第13-16页 |
·人口数量 | 第13-14页 |
·人口质量 | 第14-15页 |
·人口结构 | 第15页 |
·人口政策 | 第15-16页 |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 第16-19页 |
·人口是可持续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 | 第16-17页 |
·人口与经济相协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 第17页 |
·人口与资源相协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 | 第17-18页 |
·人口与环境相协调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 | 第18-19页 |
3. 安康市人口数量与可持续发展 | 第19-33页 |
·安康市概况 | 第19-23页 |
·地理位置 | 第19-20页 |
·历史沿革 | 第20-21页 |
·行政区划 | 第21页 |
·气候特点 | 第21页 |
·交通条件 | 第21-22页 |
·优势资源 | 第22-23页 |
·人口转变理论 | 第23-26页 |
·安康市人口数量的变化 | 第26-29页 |
·安康市年末人口数量 | 第26-27页 |
·安康市年末外出从业人口数量 | 第27页 |
·安康市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 第27-29页 |
·安康市相对适度人口 | 第29-33页 |
·适度人口和相对适度人口 | 第29页 |
·安康市经济适度人口 | 第29-30页 |
·安康市资源适度人口 | 第30-31页 |
·安康市相对适度人口 | 第31-33页 |
4. 安康市人口质量与可持续发展 | 第33-40页 |
·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 | 第33-36页 |
·教育的重要作用 | 第33-34页 |
·安康市人口的教育状况 | 第34-36页 |
·人口的身体素质 | 第36-40页 |
·健康的重要性 | 第36-37页 |
·安康市人口的健康状况 | 第37页 |
·安康市人口的健康资源状况 | 第37-40页 |
5. 安康市人口结构与可持续发展 | 第40-49页 |
·人口的城乡结构 | 第40-44页 |
·城市化及其机制 | 第40-41页 |
·城市化发展进程 | 第41-42页 |
·城市化发展型式与可持续发展 | 第42页 |
·安康市城乡结构现状 | 第42-44页 |
·人口的性别结构 | 第44-46页 |
·人口性别比及其影响因素 | 第44-45页 |
·性别比失衡与可持续发展 | 第45页 |
·安康市人口性别结构现状 | 第45-46页 |
·人口的年龄结构 | 第46-49页 |
·人口年龄结构指标及重要性 | 第46-47页 |
·老龄化与可持续发展 | 第47-48页 |
·安康市人口老龄化现状 | 第48-49页 |
6. 安康市人口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 第49-60页 |
·大力发展经济 | 第49-52页 |
·强化招商引资 | 第49-50页 |
·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 第50-51页 |
·改善投资环境 | 第51-52页 |
·建设绿色安康 | 第52-54页 |
·安康市保护生态的贡献 | 第52-53页 |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 第53-54页 |
·落实人口政策 | 第54-57页 |
·强化制度,改进工作作风 | 第54-55页 |
·控制人口数量 | 第55-56页 |
·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选择 | 第56-57页 |
·提高人口质量 | 第57-60页 |
·加大教育投入 | 第57-58页 |
·重视人才 | 第58-59页 |
·健全医疗卫生保障体系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