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多羧基配体及其桥联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22页
   ·金属配位聚合物第8-11页
     ·概述及研究意义第8-9页
     ·金属配位聚合物与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区别第9页
     ·配位聚合物的发展现状和研究前景第9-11页
   ·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第11-13页
     ·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方法第11页
     ·配位聚合物合成的主要影响因素第11页
     ·配位聚合物体系中的弱相互作用第11-13页
   ·配位聚合物的分类第13-18页
     ·按配位聚合物的拓扑结构分类第13-15页
     ·按有机配体种类的分类第15-18页
   ·配位聚合物的应用第18-20页
     ·吸附和分离材料第19页
     ·磁性材料第19-20页
     ·光学材料第20页
   ·选题依据及目的第20-22页
第二章 含多羧酸有机配体的合成第22-32页
   ·引言第22页
   ·主要实验仪器与试剂第22-23页
     ·实验仪器第22-23页
     ·实验试剂第23页
   ·1,1′-(1,4-丁基)二咪唑的合成第23-24页
     ·实验原理及依据第23-24页
     ·1,1′-(1,4-丁基)二咪唑的合成第24页
   ·3,3′,5,5′-苯基-1,3-二苯四羧酸的合成第24-31页
     ·实验原理及依据第24-25页
     ·3,5-二甲基苯硼酸的合成第25-26页
       ·3,5-二甲基苯硼酸的合成步骤第25-26页
       ·3,5-二甲基苯硼酸的性状与表征第26页
     ·3,5-二羧基苯硼酸的合成第26-27页
       ·3,5-二羧基苯硼酸的合成步骤第26-27页
       ·3,5-二羧基苯硼酸的性状与表征第27页
     ·3,5-二甲酸二乙酯苯硼酸的合成第27-28页
       ·3,5-二甲酸二乙酯苯硼酸的合成步骤第27页
       ·3,5-二甲酸二乙酯苯硼酸的性状与表征第27-28页
     ·3,3′,5,5′-苯基-1,3-二苯四甲酸四乙酯的合成第28-30页
       ·3,3′,5,5′-苯基-1,3-二苯四甲酸四乙酯的合成步骤第28页
       ·3,3′,5,5′-苯基-1,3-二苯四甲酸四乙酯的性状与表征第28-30页
     ·3,3′,5,5′-苯基-1,3-二苯四羧酸的合成第30-31页
       ·3,3′,5,5′-苯基-1,3-二苯四羧酸的合成步骤第30页
       ·3,3′,5,5′-苯基-1,3-二苯四羧酸的性状与表征第30-31页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第32-58页
   ·引言第32页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32-33页
     ·实验仪器第32-33页
     ·实验试剂第33页
   ·[Co(tcbdc)(imidazole)2(H_2O)_2] 1 的合成和晶体结构第33-39页
     ·配位聚合物1 的合成第33页
     ·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第33-37页
       ·配位聚合物1 晶体结构的测定与数据收集第33-34页
       ·配位聚合物1 晶体结构的描述第34-37页
     ·配位聚合物1 的表征第37-39页
   ·[Co(bbi)2(H_2O)_2]·(tcbc)·2H_2O 2 的合成和晶体结构第39-45页
     ·配位聚合物2 的合成第39页
     ·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第39-44页
       ·配位聚合物2 晶体结构的测定与数据收集第39页
       ·配位聚合物2 晶体结构的描述第39-44页
     ·配位聚合物2 的表征第44-45页
   ·[Ni(tcbdc)(bbi)(H_2O)_2]·2DMF 3 的合成和晶体结构第45-51页
     ·配位聚合物3 的合成第45页
     ·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第45-50页
       ·配位聚合物3 晶体结构的测定与数据收集第45页
       ·配位聚合物3 晶体结构的描述第45-50页
     ·配位聚合物3 的表征第50-51页
   ·[Cu_2(bbi)4]·(ptec)·15H_2O 4 的合成和晶体结构第51-57页
     ·配位聚合物4 的合成第51-52页
     ·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第52-56页
       ·配位聚合物4 晶体结构的测定与数据收集第52页
       ·配位聚合物4 晶体结构的描述第52-56页
     ·配位聚合物4 的表征第56-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第58-59页
致谢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6页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异构脂肪醇醚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下一篇:解除底产物抑制提高Candida parapsilosis不对称合成S-4-氯-3-羟基丁酸乙酯效率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