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植物木质素合成调控研究进展 | 第11-30页 |
1 木质素的组成与分布 | 第12-14页 |
·木质素的组成 | 第12-13页 |
·木质素的分布 | 第13-14页 |
2 木质素合成调控的研究 | 第14-22页 |
·木质素生物合成途径的研究进展 | 第14-18页 |
·木质素生物合成调控研究进展 | 第18-22页 |
3 展望 | 第22-27页 |
·木质素合成调控在系统生物学(Systems biology)中的研究进展 | 第23页 |
·植物自身特异转录调控因子的应用 | 第23-24页 |
·木质素合成调控的转基因技术发展 | 第24-25页 |
·木质素特异性表达启动子的使用 | 第25-26页 |
·对调控木质素合成的转基因植物缺乏整个生育期的观察和检测分析 | 第26-27页 |
4 本实验的立题依据和技术路线 | 第27-30页 |
·立题依据 | 第27-28页 |
·技术路线 | 第28-30页 |
第二章 4CL单基因调控与F5H、CCoAOMT双基因协同调控对植物木质素合成的影响 | 第30-51页 |
1 前言 | 第30-31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31-38页 |
·实验材料 | 第31-32页 |
·植物材料 | 第31-32页 |
·试剂 | 第32页 |
·实验方法 | 第32-38页 |
·Southern杂交 | 第32-36页 |
·Klason木质素含量测定方法 | 第36-37页 |
·木质素组分的测定方法 | 第37-38页 |
·茎杆组织化学染色显微观察 | 第3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8-47页 |
·对多次继代扩繁的转反义4CL基因毛白杨的检测 | 第38-43页 |
·转反义4CL基因毛白杨的Southern检测 | 第38-39页 |
·转反义4CL基因毛白杨Klason木质素含量测定 | 第39-40页 |
·硫酸解法测定转反义4CL基因毛白杨木质素组分 | 第40-41页 |
·转反义4CL基因毛白杨茎杆切片的组织化学染色观察 | 第41-43页 |
·过量表达F5H结合抑制表达CCOAOMT对木质素合成的影响 | 第43-47页 |
·转F5H和CCOAOMT双基因烟草的Klason木质素含量测定 | 第43-44页 |
·转F5H和CCOAOMT双基因白杨杂种的Klason木质素含量测定 | 第44-45页 |
·硫酸解法测定转F5H和CCOAOMT双基因烟草木质素组分 | 第45-46页 |
·硫酸解法测定转F5H和CCOAOMT双基因白杨杂种木质素组分 | 第46-47页 |
4 讨论 | 第47-49页 |
·适当抑制4CL基因表达活性不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 第47-48页 |
·过量表达F5H同时抑制表达CCoAOMT的双基因修饰木质素合成具有优势 | 第48-49页 |
·本实验对转基因植物生理检测的意义 | 第49页 |
5 小结 | 第49-51页 |
第三章 4CL分别结合CAD和F5H的双基因共调控木质素合成的研究 | 第51-77页 |
1 前言 | 第51-52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52-62页 |
·材料 | 第52-53页 |
·植物材料 | 第52-53页 |
·载体、菌种 | 第53页 |
·试剂与引物设计 | 第53页 |
·实验方法 | 第53-62页 |
·植物总RNA提取(Trizol法提取植物总RNA) | 第53-54页 |
·cDNA第一链的反转录合成 | 第54页 |
·RT-PCR扩增白杨杂种基因片段 | 第54-55页 |
·PCR扩增C4H启动子 | 第55页 |
·离心柱法回收目标DNA片段 | 第55页 |
·目标DNA片段与T-easy载体的连接 | 第55-56页 |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制备 | 第56页 |
·热击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 | 第56-57页 |
·碱法小量提取质粒DNA | 第57页 |
·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与电击法转化农杆菌感受态细胞 | 第57-58页 |
·农杆菌C58介导的双基因共转化烟草 | 第58-59页 |
·农杆菌介导的杨树遗传转化 | 第59-60页 |
·转基因烟草、杨树的移栽 | 第60-61页 |
·基因组DNA提取 | 第61页 |
·PCR扩增烟草或白杨杂种基因片段 | 第61-6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62-74页 |
·F5H、CAD基因和C4H启动子序列的获得 | 第62-66页 |
·pC4H-F5H正向表达载体和pC4H-CAD反义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66-72页 |
·SK-F5H、SK-CAD以及pC4H-GUS三个中间载体的获得 | 第70-71页 |
·正向表达载体pC4H-F5H的获得 | 第71-72页 |
·反义表达载体pC4H-CAD的获得 | 第72页 |
·4CL分别结合CAD和F5H的双基因共调控木质素合成的研究 | 第72-73页 |
·烟草双基因共转化体系的建立 | 第72-73页 |
·转基因烟草的PCR检测 | 第73页 |
·转基因白杨杂种的获得和检测 | 第73-74页 |
·转4CCD、4CFH白杨杂种的获得 | 第73-74页 |
·转4CCD、4CFH白杨杂种的PCR检测 | 第74页 |
4 讨论 | 第74-75页 |
5 小结 | 第75-77页 |
第四章 下一步工作设想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