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3-14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4-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第15-18页 |
·西方现代服务理论综述 | 第15-16页 |
·国内现代服务理论的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论文框架与研究方法 | 第18-21页 |
·论文框架 | 第18-20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现代服务业的内涵及统计研究 | 第21-37页 |
·服务的定义及特征 | 第21-25页 |
·服务的定义 | 第21-22页 |
·服务的性质 | 第22-23页 |
·产品与服务的区别与联系 | 第23-25页 |
·服务业的定义与产业特性 | 第25-32页 |
·服务业的定义 | 第25-26页 |
·服务业的分类 | 第26-28页 |
·国内外服务业行业分类标准的比较 | 第28-32页 |
·现代服务业的定义与内涵 | 第32-34页 |
·现代服务业的定义 | 第32-33页 |
·现代服务业的特点 | 第33-34页 |
·现代服务业统计分类分析 | 第34-37页 |
·现代服务业的范畴 | 第34-35页 |
·我国现代服务业统计分类 | 第35-37页 |
第三章 现代服务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概述 | 第37-45页 |
·现代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正面影响 | 第37-40页 |
·现代服务业促进技术进步刺激经济发展 | 第37-39页 |
·现代服务业的产业波及效应 | 第39-40页 |
·现代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反面影响 | 第40-41页 |
·现代服务业的就业增长机制 | 第41-45页 |
·现代跟务业的显性就业增长机制 | 第42页 |
·现代服务业的隐性就业增长机制 | 第42-45页 |
第四章 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关系分析 | 第45-54页 |
·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概述 | 第45-47页 |
·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的若干观点 | 第45-46页 |
·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 | 第46-47页 |
·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互动发展 | 第47页 |
·现代服务业对制造业发展的影响机理 | 第47-51页 |
·现代服务业对制造业发展的作用机理 | 第48页 |
·现代服务业作为中间投入的数理模型 | 第48-51页 |
·制造业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影响机理 | 第51-54页 |
·现代服务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原因 | 第51-52页 |
·二者的交融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引擎 | 第52-54页 |
第五章 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关联分析 | 第54-84页 |
·投入产出法概述 | 第54-61页 |
·什么是投入产出分析 | 第54-56页 |
·投入产出分析的经济理论基础 | 第56-58页 |
·投出产出法相关分析指标 | 第58-60页 |
·现代服务业的统计分类及数据选用 | 第60-61页 |
·美国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关联分析 | 第61-70页 |
·美国现代服务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分析 | 第61-65页 |
·美国现代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分析 | 第65-66页 |
·美国现代服务业的感应度系数分析 | 第66-68页 |
·小结 | 第68-70页 |
·中国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关联分析 | 第70-79页 |
·中国现代服务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分析 | 第70-74页 |
·中国现代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分析 | 第74-76页 |
·中国现代服务业的感应度系数分析 | 第76-77页 |
·小结 | 第77-79页 |
·美国与中国现代服务业对标分析 | 第79-84页 |
·美国与中国各产业发展状况对标分析 | 第79-82页 |
·美国与中国各类现代服务业发展状况对标分析 | 第82-84页 |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 第84-89页 |
·基本观点与结论 | 第84-85页 |
·政策建议 | 第85-87页 |
·未来研究的展望 | 第87-89页 |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87-88页 |
·后续研究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目录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