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1 引言 | 第11-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多媒体终端 | 第11页 |
·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发展前景 | 第12页 |
·关键问题 | 第12-13页 |
·设计方法 | 第12-13页 |
·技术难点 | 第13页 |
·论文意义 | 第13-14页 |
·网络化缺口 | 第13-14页 |
·Multimedia Terminal网络化的意义 | 第14页 |
·可行性 | 第14页 |
·课题目标 | 第14-15页 |
·论文研究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15-17页 |
·主要工作内容 | 第15页 |
·论文内容安排 | 第15-17页 |
2 嵌入式系统 | 第17-26页 |
·基本原理 | 第17-19页 |
·概念 | 第17-18页 |
·ARM | 第18-19页 |
·Linux操作系统 | 第19-25页 |
·主流嵌入式操作系统 | 第20-21页 |
·Linux系统优点 | 第21-22页 |
·Linux PC机环境 | 第22-23页 |
·Linux内核 | 第23-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3 Multimedia Terminal 硬件平台 | 第26-42页 |
·多媒体终端的系统结构 | 第26-27页 |
·硬件系统框图 | 第27页 |
·S3C2410处理器 | 第27-29页 |
·USB接口模块 | 第29-32页 |
·USB-HOST | 第30-31页 |
·USB-DEVICE | 第31-32页 |
·网络接口模块 | 第32-38页 |
·CS8900芯片介绍 | 第32-33页 |
·硬件电路 | 第33-37页 |
·注意事项 | 第37-38页 |
·LCD模块 | 第38-41页 |
·概述 | 第38-39页 |
·硬件电路 | 第39-41页 |
·设备选择 | 第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4 Linux在 ARM平台的实现 | 第42-55页 |
·开发流程 | 第42页 |
·交叉编译环境 | 第42-43页 |
·Bootloader | 第43-46页 |
·基本原理 | 第44-45页 |
·vivi | 第45-46页 |
·内核的使用 | 第46-48页 |
·Linux2.4内核 | 第46-47页 |
·内核裁剪和编译 | 第47-48页 |
·设备驱动 | 第48-54页 |
·USB驱动 | 第48-50页 |
·网络驱动 | 第50-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5 Multimedia Terminal应用层设计 | 第55-72页 |
·顶层结构 | 第55-56页 |
·GUI设计软件 | 第56-57页 |
·主流 GUI软件 | 第56页 |
·Qt/Embedded和 Qtopia | 第56-57页 |
·GUI开发 | 第57-62页 |
·交叉编译环境 | 第57-59页 |
·QTE窗函数 | 第59-60页 |
·信号和槽 | 第60-61页 |
·Qlabel函数的使用 | 第61-62页 |
·软件安装及调试 | 第62-65页 |
·安装过程 | 第62-64页 |
·Qt/Embedded调用程序 | 第64-65页 |
·程序编译 | 第65-66页 |
·Qtopia与 Qt/Embedded结合 | 第66-67页 |
·PC机程序调试 | 第67-68页 |
·GUI和软件移植 | 第68-69页 |
·开发板网络测试 | 第69-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6 结论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作者简历 | 第75-77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