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21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21-33页 |
| ·多金属氧酸盐简介 | 第21-23页 |
| ·关于夹心型多金属氧酸盐的研究现状 | 第23-28页 |
| ·0维,即M[Mo_6P_4]_2二聚体不和其他金属离子发生配位的情况 | 第24-25页 |
| ·1维,即M[Mo_6P_4]_2二聚体间和金属离子配位形成一条无限延伸的链的情况 | 第25-26页 |
| ·2维,即M[Mo_6P_4]_2二聚体间和金属离子配位形成无机层的情况 | 第26-27页 |
| ·3维,即M[Mo_6P_4]_2二聚体间金属离子配位形成三维网络结构的情况 | 第27-28页 |
| ·论文选题的立论、目的和意义 | 第28-29页 |
|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9页 |
| 参考文献 | 第29-33页 |
| 第二章 共存的V型三分子水簇和质子化的二乙烯三胺:一种新的铁钼磷酸盐的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 | 第33-51页 |
| ·引言 | 第33-34页 |
| ·实验部分 | 第34-39页 |
| ·原料来源及所用仪器 | 第34页 |
| ·合成方法 | 第34页 |
| ·单晶X-射线衍射 | 第34-3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9-47页 |
| ·结构描述 | 第39-44页 |
| ·IR分析 | 第44-45页 |
| ·UV-vis分析 | 第45页 |
| ·TG分析 | 第45-46页 |
| ·电化学分析 | 第46-47页 |
| ·结论 | 第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 第三章 一个未见报道的由水簇-二乙烯三胺分子通过氢键自组装形成的层状结构:一种新的超分子钼磷酸盐的合成、表征及性能研究 | 第51-69页 |
| ·引言 | 第51-52页 |
| ·实验部分 | 第52-56页 |
| ·原料来源及所用仪器 | 第52页 |
| ·合成方法 | 第52页 |
| ·单晶X-射线衍射 | 第52-5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6-65页 |
| ·结构描述 | 第56-62页 |
| ·IR分析 | 第62页 |
| ·UV-vis分析 | 第62-63页 |
| ·TG分析 | 第63-64页 |
| ·电化学分析 | 第64-65页 |
| ·结论 | 第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 第四章 一个新的具有相互贯穿结构的混价铁钼磷酸盐的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 | 第69-87页 |
| ·引言 | 第69-70页 |
| ·实验部分 | 第70-74页 |
| ·原料来源及所用仪器 | 第70页 |
| ·合成方法 | 第70页 |
| ·催化反应 | 第70-71页 |
| ·单晶X-射线衍射 | 第71-7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74-82页 |
| ·结构描述 | 第74-81页 |
| ·IR分析 | 第81页 |
| ·光催化试验 | 第81-82页 |
| ·结论 | 第82-83页 |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 第五章 控制温度的条件下水热合成两个具有相互贯穿的氢键网络结构的铁钼磷酸盐 | 第87-105页 |
| ·引言 | 第87页 |
| ·实验部分 | 第87-92页 |
| ·原料来源及所用仪器 | 第87-88页 |
| ·合成方法 | 第88页 |
| ·单晶X-射线衍射 | 第88-9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92-102页 |
| ·结构描述 | 第92-97页 |
| ·IR分析 | 第97-98页 |
| ·TG分析 | 第98-99页 |
| ·电化学分析 | 第99-102页 |
| ·结论 | 第10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2-105页 |
| 第六章 含有二分子水簇和链状的四分子水簇的铁钼磷酸盐三维超分子氢键结构 | 第105-119页 |
| ·引言 | 第105-106页 |
| ·实验部分 | 第106-109页 |
| ·原料来源及所用仪器 | 第106页 |
| ·合成方法 | 第106页 |
| ·单晶X-射线衍射 | 第106-10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109-115页 |
| ·结构描述 | 第109-113页 |
| ·IR分析 | 第113页 |
| ·TG分析 | 第113-114页 |
| ·电化学分析 | 第114-115页 |
| ·结论 | 第11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5-119页 |
| 第七章 以夹心型钼磷酸盐为模板,得到一种由四核水簇和三乙烯四胺分子组成的二维氢键网络 | 第119-131页 |
| ·引言 | 第119页 |
| ·实验部分 | 第119-122页 |
| ·原料来源及所用仪器 | 第119-120页 |
| ·合成方法 | 第120页 |
| ·单晶X-射线衍射 | 第120-12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122-127页 |
| ·结构描述 | 第122-127页 |
| ·IR分析 | 第127页 |
| ·结论 | 第127-128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8-131页 |
| 第八章 结论 | 第131-133页 |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33-135页 |
| 致谢 | 第135-136页 |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136-137页 |
|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137-1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