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宗教论文--基督教论文--教会组织及教堂论文

卫理公会与台湾社会变迁(1953-2008年)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0页
绪论第10-21页
 一、研究动机与目的第10-13页
 二、相关文献与研究现状第13-18页
 三、研究范围与对象第18-19页
 四、研究方法与步骤第19页
 五、创新与不足第19-21页
第一章 卫理公会在台湾设教的缘起第21-56页
 第一节 卫理公会的发展历程第21-27页
  一、卫理宗与卫理公会第21-23页
  二、卫理公会的教会组织第23-25页
  三、卫理公会的分裂与联合第25-27页
 第二节 卫理公会在中国的差传宣教事业第27-44页
  一、卫理公会在中国设教的时代背景第27-30页
  二、拓展布道区第30-36页
  三、开拓教育传教事业第36-42页
  四、致力于出版事业第42-43页
  五、医疗传教事业的拓展第43-44页
 第三节 中国社会变迁对卫理公会的影响第44-49页
  一、基督教教育的推广第44-46页
  二、“非基运动”的冲击第46-47页
  三、中国教育主权的收回第47-49页
 第四节 卫理公会撤离中国大陆转进台湾第49-54页
  一、卫理公会的撤离中国大陆第49-50页
  二、台湾基督教的发展环境第50-52页
  三、美国对台政策的改变与宣教领域协议的签订第52-53页
  四、大陆来台教友的要求第53-54页
 本章小结第54-56页
第二章 卫理公会在台湾的教会制度第56-114页
 第一节 差传会督时期:1953-1972第56-76页
  一、教政体制第57-60页
  二、总会制度第60-62页
  三、牧职制度第62-70页
  四、宣教政策第70-75页
  五、建构卫理公会的尊贵优势第75-76页
 第二节 自治会长时期:1972-1986第76-97页
  一、教政体制第76-87页
  二、总会制度第87-89页
  三、牧职制度第89-93页
  四、宣教政策第93页
  五、政治意识形态的强势主导与总会制度的弱势发展第93-97页
 第三节 自治会督时期:1986—2008第97-112页
  一、教政体制第97-101页
  二、总会制度第101-103页
  三、牧职制度第103-108页
  四、宣教政策第108-111页
  五、建构卫理公会正常化发展体制第111-112页
 本章小结第112-114页
第三章 卫理公会在台湾的社会救济与福利服务第114-159页
 第一节 医疗救济工作第114-125页
  一、医疗救济工作的时代背景第114-116页
  二、医疗救济工作之举措第116-118页
  三、医疗救济工作的困境第118-125页
 第二节 职训救济工作第125-134页
  一、职训救济工作兴起的背景第125-126页
  二、职训救济工作概况第126-131页
  三、职训救济工作的终结第131-134页
 第三节 住宅救济工作第134-144页
  一、住宅救济工作的“触发”第134-135页
  二、住宅救济计划的实施第135-141页
  三、住宅救济工作面临的窘境与转型第141-144页
 第四节 急难救助工作第144-148页
  一、急难救助工作的开展第144-145页
  二、急难救助:以921 大地震为个案第145-147页
  三、急难救助工作的变迁第147-148页
 第五节 福利服务工作第148-158页
  一、老人福利服务第148-150页
  二、儿童福利服务第150-151页
  三、妇女福利服务第151-152页
  四、外籍配偶福利服务第152页
  五、福利服务产业第152-158页
 本章小结第158-159页
第四章 卫理公会在台湾的教育事业第159-204页
 第一节 “教派合作”的高等教育传教模式第159-171页
  一、支援联董会创设东海大学第159-163页
  二、支援东吴大学校友会复校第163-167页
  三、单方面认定的关系机构模式第167-171页
 第二节 神学教育工作第171-184页
  一、教派合作的神学教育模式第172-176页
  二、自办创设卫理神学研究院第176-179页
  三、合作的终止与“自办”进退之争第179-184页
 第三节 女子中等教育工作第184-193页
  一、卫理女中的创设第184-187页
  二、差会的全力支持与期望第187-189页
  三、九年制义务教育与差会撤退的冲击第189-191页
  四、关系机构模式的建立第191-193页
 第四节 学前教育工作第193-203页
  一、学前教育工作概观第193-196页
  二、幼儿园经营权之争第196-198页
  三、台湾学前教育政策的改革与卫理公会的应对第198-203页
 本章小结第203-204页
第五章 台湾社会变迁对卫理公会宣教发展的影响第204-245页
 第一节 台湾政治发展对卫理公会的影响第204-220页
  一、政教“和谐”与教会制度变迁第204-213页
  二、政教相互为用的社会救济与福利服务工作第213-217页
  三、政治风浪中伏匐前进的教育事业第217-220页
 第二节 台湾经济发展对卫理公会的影响第220-231页
  一、经济起飞中两极发展的社会救济工作第221-225页
  二、经济发展中不断变迁的教育事业第225-231页
 第三节 都市发展与卫理公会的宣教事业第231-237页
  一、都市发展牵动堂会拓展第231-234页
  二、都市发展挽救总会制度第234-236页
  三、都市休闲活动的多元化增加宣教困难第236-237页
 第四节 人口与家庭变迁对卫理公会的影响第237-244页
  一、人口与家庭变迁中新生的福利服务工作第237-242页
  二、人口与家庭变迁中教会制度对圣与俗的回应第242-244页
 本章小结第244-245页
余论第245-248页
参考文献第248-26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260-261页
后记第261-262页

论文共2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B淋巴细胞肿瘤分子细胞遗传学异常的研究
下一篇:正当行政程序原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