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法令论文--企业法、公司法论文

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的重构与立法完善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一、问题的提出:内部监督机制失灵的症结何在?第11-14页
二、上市公司双管齐下内部监督模式的检讨:对独立董事制度的摒弃第14-20页
 (一)我国尚未具备独立董事制度运作的土壤环境第14-16页
  1. 我国尚未具备独立董事制度运作的前提条件第14页
  2. 我国尚未具备独立董事制度运作的保障条件第14-16页
 (二) 制度设计的缺陷致使独立董事制度的生命——独立性难以保证第16-18页
  1. 从提名的规定看独立董事独立性的前提条件尚未具备第16页
  2. 从选举、撤换的规定看独立董事独立性的决定条件存在缺陷第16-17页
  3. 从报酬的规定看独立董事独立性的基础条件尚未完全具备第17-18页
  4. 从任职条件的限制性规定看独立董事独立性的保障条件存在缺陷第18页
 (三) 独立董事履行职责的现实约束第18-19页
 (四) 侵权民事赔偿责任的缺陷导致独立董事不作为严重第19页
 (五) 结论第19-20页
三、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失灵的症结:对新公司法监事会制度的诘问?第20-28页
 (一) 监事会不独立第20-21页
 (二) 监事会行使监督职权的保障条件欠缺第21-23页
 (三) 监事侵权民事赔偿责任制度的欠缺第23-28页
  1. 监事对股东侵权民事责任制度的缺失第23页
  2. 监事对债权人侵权民事责任制度的缺失第23-25页
  3. 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缺陷第25页
  4. 证券投资者民事索赔权规定的不足第25-28页
四、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的重构:对新公司法监事会制度的实务架构,以解决难作为第28-40页
 (一) 监事会独立性构建第28-36页
  1. 监事会独立性要件的实体制度设计第28-32页
  2. 监事会独立性要件的程序制度设计第32-36页
 (二) 监事会职权的进一步强化第36-37页
  1. 监事会职务监察权的扩大第36页
  2. 监事会财务检查权的强化第36页
  3. 监事会公司代表权的扩大第36-37页
  4. 赋予公监事以个人名义行使监督职权第37页
 (三) 监事会职权行使的保障机制第37-40页
  1. 建立监事会及公监事权力制衡机制第37-38页
  2. 建立公监事等监事激励机制第38页
  3. 建立公监事等监事的身份保障制度第38页
  4. 建立公司信息向监事会通报机制第38-40页
五、上市公司监事会的监督机制构建:以民事赔偿制度解决不作为第40-47页
 (一) 监事勤勉义务的法律判断第40-41页
 (二) 监事对公司侵权民事赔偿责任的归责与免责第41-42页
 (三) 证券投资者民事索赔权和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完善第42-44页
  1. 证券投资者民事索赔权制度的完善第42-43页
  2. 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完善第43-44页
 (四) 建立监事对股东和债权人的侵权民事赔偿责任制度第44-47页
  1. 监事对股东侵权的民事赔偿责任第44-45页
  2. 监事对债权人侵权的民事赔偿制度第45-47页
结语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3-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商品化权法律研究
下一篇:行政垄断规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