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有线通信、通信线路工程论文--载波通信论文

基于低压线路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研究与实现

中文摘要第1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2页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8-9页
   ·自动抄表的研究意义第9页
     ·自动抄表的功能第9页
     ·自动抄表的意义第9页
   ·自动抄表的国内外研究动态第9-10页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第10-12页
第二章 低压线路载波通信信道特性与载波通信技术第12-23页
   ·低压线路信道的特点第12-17页
     ·噪声与干扰第12-15页
       ·开关操作暂态干扰第13-14页
       ·快速瞬变脉冲干扰第14-15页
       ·雷击干扰第15页
     ·输入阻抗及其变化第15-16页
     ·信号的衰减第16页
     ·信道模型第16-17页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方式比较第17-21页
     ·直序扩频通信第18-19页
     ·正交频分复用第19-20页
     ·跳频扩频第20-21页
   ·载波芯片的选择第21-22页
   ·小结第22-23页
第三章 数据传输装置的硬件设计与实现第23-37页
   ·自动抄表解决方案第23页
   ·装置实现的功能第23-24页
   ·装置硬件总体设计第24-25页
   ·装置各功能模块的设计第25-36页
     ·载波芯片部分第25-26页
     ·电源管理模块的设计第26-28页
     ·数据采集模块的设计第28-29页
     ·FM24C16A 与 PL3105C 接口的设计第29-30页
       ·FM24C16A 引脚简介第29-30页
       ·FM24C16A 与 PL3105C 接口的设计第30页
     ·LCD 液晶显示模块第30-31页
     ·低压耦合线路接口的设计第31-35页
       ·耦合接收电路第32页
       ·信号发送电路第32-34页
       ·陶瓷滤波电路第34-35页
     ·时钟电路的设计第35页
     ·红外载波通信接口的设计第35-36页
   ·小结第36-37页
第四章 数据传输装置的软件设计与实现第37-54页
   ·软件的整体设计第37-44页
     ·keil 概述第37页
     ·系统软件的结构第37-38页
     ·与系统运行有关的几个重要的寄存器的配置第38-41页
     ·中断向量文件vection.asm 的配置第41-44页
   ·软件各功能模块的设计第44-53页
     ·主程序设计第44-45页
     ·各功能模块程序设计第45-53页
       ·I/O 复用引脚的配置第45-46页
       ·数据采集程序的设计第46-47页
       ·LCD 液晶显示部分第47页
       ·PL3105C 与 FM24C16A 的通信第47-49页
       ·红外通信单元第49-50页
       ·载波通信的软件设计第50-52页
       ·时钟电路单元第52-53页
   ·小结第53-54页
第五章 可靠性设计与装置测试试验第54-62页
   ·装置可靠性设计第54-58页
     ·装置的硬件抗干扰设计第54-56页
     ·装置的软件抗干扰设计第56-58页
   ·数据传输装置试验第58-61页
   ·小结第61-62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致谢第67-68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2.4 kbit/s MELP声码器的DSP实现
下一篇:通信网管系统实时故障分析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