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4-6页 |
目录 | 第6-9页 |
绪论 | 第9-19页 |
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实践意义 | 第10页 |
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0-14页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国内历史建筑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4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4-15页 |
·旅游资源学理论 | 第14页 |
·建筑学理论 | 第14-15页 |
·旅游审美学理论 | 第15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5页 |
5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6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6-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第一章 历史建筑旅游资源概述 | 第19-25页 |
1 历史建筑旅游资源的概念 | 第19-21页 |
·历史建筑的界定 | 第19-20页 |
·我国现有历史建筑的评价标准 | 第20-21页 |
·历史建筑旅游资源的界定 | 第21页 |
2 历史建筑旅游资源的特点 | 第21-22页 |
·历史性 | 第21页 |
·原真性 | 第21-22页 |
·科学性 | 第22页 |
·经济性 | 第22页 |
·不可再生性 | 第22页 |
3 历史建筑旅游开发的意义 | 第22-25页 |
·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第23页 |
·有利于深化我国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 | 第23页 |
·有利于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 第23页 |
·有利于满足人们旅游审美需求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历史建筑旅游资源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25-45页 |
1 现有旅游资源分类评价体系运用于历史建筑旅游资源时存在的问题 | 第25-28页 |
·现有旅游资源分类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25-26页 |
·现有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26-28页 |
2 历史建筑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8-34页 |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第28页 |
·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 | 第28-29页 |
·评价体系层次的设定 | 第29-31页 |
·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第31-34页 |
3 历史建筑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第34-41页 |
·构建判断矩阵 | 第34-38页 |
·层次单排序和一致性检验 | 第38-40页 |
·层次总排序和一致性检验 | 第40-41页 |
4 历史建筑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赋分标准 | 第41-44页 |
5 旅游资源综合评价等级划分 | 第44-45页 |
第三章 历史建筑旅游资源评价的实证研究 | 第45-51页 |
1 实证研究区域的选定 | 第45-46页 |
2 研究对象的评价 | 第46-51页 |
·评价对象的选择 | 第46-48页 |
·评价对象的排序 | 第48-49页 |
·评价结果的分析 | 第49-51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1-53页 |
1 研究结论 | 第51页 |
2 探索与创新 | 第51-52页 |
3 不足与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1页 |
个人简历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