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4页 |
|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4页 |
| ·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试验研究 | 第8-10页 |
| ·沥青混合料疲劳模型 | 第10-14页 |
| 第二章 重庆地区沥青路面疲劳等效温度的确定 | 第14-24页 |
| ·路表温度和地温 | 第14-16页 |
| ·有限元分析 | 第16-22页 |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16-17页 |
| ·有限元模型的初始温度场加载 | 第17页 |
| ·重庆地区夏季高温季节的温度应力分析 | 第17-20页 |
| ·重庆地区冬季低温季节的温度应力分析 | 第20-22页 |
| ·疲劳等效温度的确定 | 第22页 |
|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 第三章 沥青混合料常应变四点弯曲疲劳试验研究 | 第24-53页 |
| ·四点弯曲疲劳试验方法介绍 | 第24-27页 |
| ·试验设备 | 第24-25页 |
| ·疲劳试件的制备 | 第25页 |
| ·四点弯曲疲劳试验步骤 | 第25-26页 |
| ·试验参数计算方法 | 第26-27页 |
| ·级配、材料和试验条件的选择 | 第27-30页 |
| ·混合料的最大弯拉应力与弯拉应变 | 第30页 |
| ·试验条件的选择与确定 | 第30-32页 |
| ·应变水平的选择与确定 | 第30-31页 |
| ·试验温度水平的选择与确定 | 第31页 |
| ·加载波型和试验频率水平的选择和确定 | 第31-32页 |
| ·初始劲度模量试验结果分析 | 第32页 |
| ·滞后角试验结果分析 | 第32-36页 |
| ·耗散能试验结果分析 | 第36-38页 |
| ·每次荷载作用下的能耗 | 第36页 |
| ·累积耗散能结果分析 | 第36-38页 |
| ·疲劳寿命试验结果分析 | 第38-48页 |
| ·AC-20(石灰岩)型沥青混合料的疲劳寿命方程 | 第39-41页 |
| ·AC-16(石灰岩)型沥青混合料的疲劳寿命方程 | 第41-43页 |
| ·AC-13(石灰岩)型沥青混合料的疲劳寿命方程 | 第43-45页 |
| ·AC-13(玄武岩)型沥青混合料的疲劳寿命方程 | 第45-47页 |
| ·沥青混合料的疲劳寿命方程 | 第47-48页 |
| ·影响沥青混合料疲劳寿命因素的灰关联分析 | 第48-53页 |
| ·灰色绝对关联度 | 第48-50页 |
| ·灰色相对关联度 | 第50-51页 |
| ·灰色综合关联度 | 第51-52页 |
| ·结果讨论 | 第52-53页 |
| 第四章 荷载作用下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疲劳寿命预估 | 第53-65页 |
| ·交通荷载下断裂应力、应变分析 | 第53-60页 |
| ·面层厚度变化对裂纹尖端应力、应变的影响 | 第54-55页 |
| ·面层抗压模量变化对裂纹尖端应力、应变的影响 | 第55-57页 |
| ·基层抗压模量变化对裂纹尖端应力、应变的影响 | 第57-58页 |
| ·裂纹长度变化对裂纹尖端应力、应变的影响 | 第58-60页 |
| ·半刚性沥青路面开裂原因分析 | 第60-62页 |
| ·复合型应力强度因子影响因素分析 | 第60-61页 |
| ·沥青路面疲劳寿命影响分析 | 第61-62页 |
| ·沥青路面疲劳寿命修正系数的初步探讨 | 第62-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 ·结论 | 第65-66页 |
|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 附录A 沥青材料性能试验评价结果 | 第70-71页 |
| 附录B 集料性能试验评价结果 | 第71-73页 |
| 附录C 疲劳性能评价试验结果 | 第73-77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