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部乡镇负债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意义及方法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主要概念界定 | 第12-15页 |
·乡镇政府 | 第12-13页 |
·乡镇负债 | 第13-14页 |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 第14-15页 |
2 本课题研究的文献综述及理论依据 | 第15-19页 |
·文献综述 | 第15-16页 |
·国外研究成果 | 第15页 |
·国内研究成果 | 第15-16页 |
·理论依据 | 第16-19页 |
·公共财政理论 | 第16-17页 |
·财政分权理论 | 第17页 |
·财政支出增长理论 | 第17-19页 |
3 我国西部乡镇负债问题概述 | 第19-25页 |
·乡镇负债分类 | 第19-20页 |
·西部乡镇负债历史演变 | 第20页 |
·西部乡镇负债状况 | 第20-24页 |
·总体状况 | 第20-21页 |
·西部乡镇负债结构分析 | 第21-24页 |
·西部乡镇负债特征 | 第24-25页 |
4 西部乡镇负债的效应分析 | 第25-33页 |
·西部乡镇负债规模适度的效应分析 | 第25-28页 |
·乡镇负债规模适度的“度”的界定 | 第25-26页 |
·西部乡镇适度负债的效应分析 | 第26-28页 |
·西部乡镇过度负债的效应分析 | 第28-32页 |
·西部乡镇过度负债的经济效应 | 第28-30页 |
·西部乡镇过度负债的社会效应 | 第30-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5 西部乡镇负债形成机制 | 第33-38页 |
·西部乡镇负债形成的外在机制 | 第33-36页 |
·行政体制因素 | 第33-34页 |
·分税制财政体制因素 | 第34-35页 |
·农村财政管理体制缺陷 | 第35-36页 |
·西部乡镇负债形成的内在机制 | 第36-37页 |
·地域经济因素 | 第36页 |
·财务管理因素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6 解决西部乡镇负债问题的政策建议 | 第38-47页 |
·发行地方政府公债,使乡镇债务规范化 | 第38-40页 |
·制定法律,使地方公债合法化 | 第38-39页 |
·借鉴国际经验,加强乡镇公债管理 | 第39-40页 |
·深化西部乡镇体制改革 | 第40-42页 |
·行政体制改革 | 第40-41页 |
·进一步加快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 | 第41-42页 |
·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 | 第42-44页 |
·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国际经验 | 第42-43页 |
·经验借鉴 | 第43-44页 |
·分清负债责任主体,积极化解负债 | 第44-45页 |
·发展地域经济,增加财政收入 | 第45页 |
·建立乡镇负债约束机制 | 第45-46页 |
·规范乡镇财务收支行为 | 第45页 |
·完善乡镇财务的监督机制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7 结论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附录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