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1 绪论 | 第9-25页 |
| ·课题的提出 | 第9-13页 |
| ·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意义 | 第9-11页 |
| ·依托工程概况及耐久性设计重点 | 第11-12页 |
| ·青岛海湾大桥C35 承台混凝土的技术要求 | 第12-13页 |
| ·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13-24页 |
| ·氯离子侵蚀破坏机理及提高混凝土抗渗性能的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 ·混凝土冻融破坏机理研究及提高混凝土抗冻性的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 ·高性能混凝土抗渗性试验对比研究 | 第18-24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4-25页 |
| ·青岛海湾大桥C35 承台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与应用研究 | 第24页 |
| ·抗渗性试验方法对比研究 | 第24-25页 |
| 2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 第25-28页 |
| ·原材料及性能指标 | 第25-26页 |
| ·水泥 | 第25页 |
| ·矿物掺合料 | 第25页 |
| ·外加剂 | 第25页 |
| ·骨料 | 第25-26页 |
| ·水 | 第26页 |
| ·试验方法 | 第26-28页 |
| ·水泥胶砂成型、养护试验方法 | 第26页 |
| ·混凝土的成型养护及工作性测试方法 | 第26页 |
| ·混凝土的力学指标测试方法 | 第26页 |
| ·混凝土抗渗性测试方法 | 第26页 |
| ·混凝土的抗冻性测试方法 | 第26-28页 |
| 3 化学外加剂、矿物掺合料及单方胶凝材料用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第28-44页 |
| ·化学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第29-36页 |
| ·减水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第29-32页 |
| ·引气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第32-34页 |
| ·防水剂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和抗渗性能的影响 | 第34-36页 |
| ·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和抗渗性能的影响 | 第36-41页 |
| ·粉煤灰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和抗渗性能的影响 | 第37-38页 |
| ·单掺矿粉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和抗渗性能的影响 | 第38-39页 |
| ·双掺粉煤灰和矿粉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和抗渗性能的影响 | 第39-41页 |
| ·单方胶凝材料用量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和抗渗性能的影响 | 第41-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 4 基于胶州湾海域冰冻环境C35 混凝土的配制 | 第44-48页 |
| ·配制的主要技术路线 | 第44-45页 |
| ·高性能海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一般原则 | 第44-45页 |
| ·碎石级配及砂率的确定 | 第45页 |
| ·配制的C35 混凝土的综合性能 | 第45-48页 |
| ·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 第46页 |
| ·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 第46-47页 |
| ·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 第47-48页 |
| 5 C35 混凝土在青岛海湾大桥中的应用 | 第48-56页 |
| ·施工配合比的确定 | 第48-49页 |
| ·改善混凝土结构表面质量的措施 | 第49-51页 |
| ·防裂技术措施 | 第51-54页 |
| ·新拌混凝土出机温度的控制 | 第51-53页 |
| ·埋设降温水管降低混凝土结构的内外温差 | 第53-54页 |
| ·混凝土外部保温措施 | 第54页 |
| ·质量跟踪 | 第54-55页 |
| ·关于大体积混凝土夏季施工的几点建议 | 第55-56页 |
| 6 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试验方法对比研究 | 第56-64页 |
| ·电通量与混凝土初始电流的相关性 | 第57-58页 |
| ·快速试验方法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 第58-61页 |
| ·不同龄期条件下电量法和NEL 法、RCM 法之间的相关性 | 第58-60页 |
| ·不同水胶比条件下各试验方法之间的相关关系 | 第60-61页 |
| ·快速试验方法与自然扩散法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 第61-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7 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的问题 | 第64-66页 |
| ·试验结论 | 第64页 |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64-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 附录 | 第71页 |